第三节 八国联军的组成与清朝军事概况一、帝国主义合谋武装侵华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后,帝国主义即以此为借口,合谋武装侵华。为了协调侵略行动,美国表示要与英国“同舟共济”,“合力以相助”①;英国还以增加财政援助为条件,鼓动日本多出侵略军;日本将此次出兵中国, 看作是将来掌握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霸权的一个重要步骤,因而特别积极;俄国则大肆鼓吹“只有列强有力坚决的合作才能制止运动”②,它也是派兵最多的国家之一;法、德两国支持俄国的立场。于是,它们很快联合起来,共同进攻中国。
早在 1900 年 4 月 6 日,英、美、法、德公使即联衔照会清政府,要求在两个月内将义和团一律“剿灭”,“否则将派水陆各军驰入山东、直隶两省, 代为剿平”③。5 月 30 日,英、法、俄、美公使又至总理衙门进行威胁,声称“不论中国政府的态度如何,各外国公使已决定调兵来北京”④。清政府慑于帝国主义的威逼,同意各国调少量兵员来京。5 月 31 日至 6 月 3 日,英、美、法、德、日、意、俄、奥等八国以保护使馆为名,先后共派官兵四百四十二人进入北京。
帝国主义为了集中力量镇压中国北方的义和团,并保护其在南方各省的利益,决定采取拉拢南方各省督抚的办法。6 月 26 日,以美国总领事为首的各国领事,同当时在上海的督办芦汉铁路大臣盛宣怀(串联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的中心人物)以及上海道台余联沅会商后, 订立了所谓《中外互保章程》。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上海制造局的军火,“专为防剿长江内地土匪,保护中外商民之用”。①不久,四川、闽浙、陕西、山东等省督抚也起而附和。这个章程虽未正式签订,但实际上按此实行。这就使帝国主义侵华枢纽上海以及列强在中国东南各省的利益,不受人民反帝运动的冲击,解除了在北方用兵的后顾之忧;同时,增加了东南各省的独立性,削弱了清政府的权力,大大减少了清政府兵员、粮饷、军火的来源,严重影响了北方清军的作战。
帝国主义各国在协调彼此关系和拉拢南方地方实力派的同时,积极搜集直隶、京津地区的地形、气象、交通、通讯以及清军布防等军事情报,并大量调兵来华,积极进行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