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战争的爆发和双方战略方针一、战争的导火线
1894 年春,朝鲜全罗道爆发农民起义。在东学党的领导下,起义者举起“尽灭权贵”、“逐灭洋倭”的革命旗帜,反对国内封建剥削,反对西方列强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6 月 1 日,起义军占领全罗道首府——全州,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势力逐渐波及全国,朝鲜封建王朝惊恐万状。
东学党起义后,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认为借口侵朝的良机已到,不可失之交臂。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也向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建议:“东学党势甚猖獗,韩兵不能镇压,目下趋势必向清国请求援兵,清国政府必容纳此种请求。我国如欲保护在韩臣民,维持帝国均势,殊有出兵之必要。”①
中国方面,李鸿章开始并不主张出兵朝鲜,但当时清朝政府派驻朝鲜的商务大臣袁世凯积极主张派兵“助剿”,并援引日本驻朝使馆译员郑永邦所说“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②等语,鼓动李鸿章派兵赴朝。这样做正好上了日本侵略者的圈套,因为中国一旦出兵,日本便有了出兵的借口,进而把清朝政府拖入预设的战争陷阱中去。
6 月 4 日,李鸿章接到朝鲜政府关于“酌遣数队,速来代剿”①的正式请求,随即命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派“济远”、“扬威”二舰赴仁川、汉城护商(连同已在仁川的“平远”号共计三舰),并命直隶提督叶志超率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统兵二千余人,由海道赴朝。6 月 6 日,聂士成所率前锋九百人搭乘招商局轮船“图南”号自大沽出发,8 日抵牙山口后,换乘驳船,9 日于白石浦登陆,进驻牙山。叶志超自率后队一千五百余人,搭乘“海晏”、“海定”号,6 月 8 日自山海关出发,于 11 日抵达朝鲜,登陆后,与聂部合屯牙山县。在派兵赴朝的同时,按照中日天津条约的规定,由中国驻日公使汪凤藻将出兵情况通知日本外务部,并表明一旦完成镇压东学党起义后,随即班师回国。
在中国派兵赴朝之前,日本内阁会议已于 6 月 2 日作出决定,以保护使馆和侨民的名义出兵朝鲜,并立即下达秘密动员令。日本侵略者决定采取先发制人的政策,命正在休假的驻朝公使大鸟圭介返回朝鲜,由海军陆战队四百余人以“护送”公使为名,直入汉城。接着,又悍然派出一个混成旅团(以驻广岛的第五师团第九旅团为基础,计有第十一和第二十一两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中队、一个野战炮兵大队、一个工兵中队,以及辎重队、卫生队和两个野战医院,共八千余人),由陆军少将大岛义昌率领赴朝,占据汉城至仁川一带战略要地。海军则派出“松岛”(常备舰队司令伊东祐亨的旗舰)、“千代田”、“高雄”、“赤城”、“筑紫”、“大和”、“八重山”和“吉野”等军舰,控制海港釜山和仁川,监视海面,并布设水雷障碍等。
在清军既已前去朝鲜,日军剑拔弩张,战争迫在眉睫之际,李鸿章并未采取紧急措施,做好应战部署,仍然寄希望于“以敌制敌”,徒劳地奔波于
① 日本参谋本部:《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战史》,日文版第一卷,第 95 页。
② 《北洋大臣来电一》,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以下简称《中日战争》—
—第二册,第 546 页。
① 《北洋大臣来电》,《中日战争》(二),第 547 页。
俄、英等国驻华公使之间,乞求欧美帝国主义列强出面“调停”,结果四处碰壁。他明知“日兵分驻汉、仁,已占先著”①,非但不与抗争,反而于 7 月初将在朝军舰全部调回。这一行动,在战略上是一大失策。因为放弃仁川, 无异于给日军提供了由海道进犯中国的前进基地,并使牙山清军处于孤立无援的严重地位。
日本方面,挑起战争是其既定方针。当清朝政府以“韩乱”已息,要求根据中日天津条约同时撤兵时,日本政府不仅不同意,反而无理提出于涉朝鲜内政的所谓“改革方案”,故意制造纠纷。同时,日本政府又以默许英、俄等国的在华利益为条件,换取了列强在中日两国冲突中采取有利于日本的“中立”立场。7 月 14 日,日本政府见其阴谋外交得逞,而且军事上已占先着,便照会请政府,断然拒绝中日双方同时从朝鲜撤兵的建议,反诬中国政府“有意滋事”,声言“嗣后因此即有不测之变,我政府不任其责”②,企图把中日开战的责任归咎于清政府。实际上,陆奥宗光早在 7 月 12 日即已电告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目前有采取断然处置之必要,⋯⋯不妨利用任何借口,立即开始实际行动。”③随后,日本海军主力舰艇于佐世保军港集结, 成立联合舰队(由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合编而成,伊东祐亨任司令官),下分本队和第一、第二游击队。7 月 23 日,日军闯入朝鲜王宫,非法囚禁朝鲜国王李熙及闵妃,诱胁大院君李昰应主持国事,并强迫朝鲜宣布废除过去同中国所签订的一切条约。25 日,日军在丰岛附近偷袭中国舰船,并进犯牙山清军,正式挑起侵略中国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