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结构关

结构是文章的外在形式。结构包含的内容很多。在一篇作文中,应该说除去语言,剩下的就是结构了。我们主张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语言+结构= 文章。显而易见,这里所说的结构,主要是指文章层次之间的维系关系。

相比而言,一般人重视语言而轻视结构,说明他们缺乏结构意识。应该说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由于一般人缺乏这种意识,我们只好强调一下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了。

当我们有一个好的题材(内容)可以表现的时候,那么在写作之前,可根据题材(内容)的需要,先来设计一个表现它的结构形式。一个最适宜表现它的结构形式,是完全必要的,就像一个长得漂亮的女孩子(内容),配上一身得体、漂亮的外衣(结构),才是一个完美的女孩子(文章)。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目的是陈列出几种“衣服样式”,请大家给你们的作文找一件“可体的外衣”。

先说记叙文。

第一类、纵式板块式结构(以时间为线索) 示意图:

时间

这种结构中的“板块”,有的少于三,有的多于三。这种结构中的板块群,多用时间加以串联。板块间的关系,或为并列,或为主从,或为递进(一层比一层深)。

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进峡→三峡→出峡,以时间为线索;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两个板块,都以时间为线索。这种形式,教材中誉之为“彩线穿珠”:板块是“珍珠”,用时间这条“彩线”,把它们穿成一个整体。

第四结构关 - 图1第二类、横式板块式结构(以情感为线索) 示意图:

情感

典型的,如魏巍的《准是最可爱的人》,三个板块分别是对敌人、对人民、对祖国,线索是“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第三类、包容式结构

示意图:

这种包容式结构,首尾是总体的概括,中间是局部的描述。如朱自清的

《春》,中间主体部分分别描述小草、野花、春风、春雨等。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首尾是对故都的怀念,中间主休部分分别描述故都的槐树、秋蝉、秋雨、秋果等。

第四类、意境升华式示意图:

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由对白杨外观的描述,引出对白杨精神的赞扬, 最后点出它代表了北方农民不屈不挠的精神,一层深一层的描述,一层深一层的点化、升华,最终推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这主旨像初升的太阳,破云而出,照亮全篇。这种结构形式较难把握。

第五类,虚实结合式示意图:

情感的波澜虚

实虚

这种结构形式又叫“夹叙夹议”式,示意图为简而明他说明问题,仅列

出三个“板块”。其实在实际运用中,一般要多于三块,或四,或五,或六, 其中的难点是对虚的理解。我们认为,虚实结合是祖国传统美学的神韵所在, 贯穿于一切艺术领域当中,产生飞舞生动的气韵。虚和实相辅相承,互为里表。正如作家孙犁所说:“像山石有窍,有窍才是好山石。但窍是在石头上产生的,是有所依附的。如果没有石,窍也就不存在了。”

我们认为,记叙文的主体是记叙,是“石”,是实,相对而言,议论是“窍”,是虚;记叙是实,描写是虚;记叙是实,抒情是虚;记叙是实,联想是虚。如此等等。为便于把握,我们尽可能地把对虚实的理解具体化、文字化,于是产生下面这六种组合形式:

1. 2. 3. 4. 5. 6.

虚 议论描写议论议论联想议论

: : : : : : : 实 记叙记叙记叙记叙记叙记叙

: : : : : : : 虚 议论描写描写抒情联想联想

绝不仅仅是六种。按照排列、组合的原则,还可以继续演化。一般说来,记叙丈中凡留有想象余地处、含蓄处都是虚;文学创作中的侧面描写、先抑后扬等都可归人虚的范畴,因为它们都能产生飞舞生动的气韵。

散文作家中,最擅长运用这种形式的作家莫过于杨朔。大家不妨去读读他的《雪浪花》《荔枝蜜》《香山红叶》等篇佳作,然后去体会一下虚实结合所带来的艺术神韵,将是极有益处的。

上述五类结构形式,都是记叙文所常用的结构形式(其中有的电力议论文所常用)。一般说来,如果记一个人、一件事,宜用第一类;如果同时写几件事,其中以一物、一情相连,宜用第二类;如果写故乡恋情、山水风物等,宜用第三类;如果通过写一人、一物抒发一种感情,而且这种感情是层层推出、逐级升华、且篇幅较长的,宜用第四类;如果同时运用几种表达方式,又以某种感情的波澜为主线,或者需用夹叙夹议方式展开、铺陈的,则可考虑用最后一类。

总之,形式依附于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完全因文而异,因入。作者驾驭能力)而异。通俗一些说,西服不是穿在谁的身上都好看的。

再说议论文。

议论文的结构形式不如记叙文的多样化,这是由议论文的说理性或者说严肃性决定的。一般记叙文所表现的内容轻松活泼,因而与之相应的结构形式也灵活多变;而议论文重在摆事实、讲道理,因而与之相应的结构形式便相对凝重、严整。下面我们介绍四类常用的结构形式。

第一类,“三段”结构示意图:

提出论题分析论题

归结论题

这是最普通的一种结构形式。一般用来论证不太复杂的问题。但要注意两个问题:1.在“提出论题”和“归结论题”两个层次当中,要注意把问题“说圆”(如第一个层次,可指出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论证的必要性等)。不能开篇不作任何说明、介绍,把问题一摆就算完事。那不是论证的架式, 而仅仅是“提纲”或“要点”;2.第二个层次不一定仅是一段。有时为把问题分析透彻,也可摆出两三段。但无论分几个自然段,从全篇结构上看,也只能是一个层次。

第二类,“总分总”式结构示意图:

一般较复杂的评论文章和总结,多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第一层总说,通俗的说法称之力“帽儿”。第二层分三段(或两个自然段)分说,或讲道理 1、2、3(或 1、2);或谈做法(或体会)1、2、3(或 1、2)。层次清楚, 一目了然。第三层总说:评论文章用“总括”的语言,收束全文;总结则在这里指出“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收束全文。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评论内容的需要,第二层的三个(或二个)自然段, 从长短上说,宜“宽窄一致”,相对整齐;从内部关系上说,三个(或二个) 自然段间的关系,是并列、平行的。

第三类,对比结构示意图:

立论 正面

驳论 反面

议论文中的立论和驳论常常纠结在一起。按照过去的传统说法,这种对比结构叫做“先立后破”。运用这种结构论证时要注意,两层次中所论证的问题,必须属同一范畴,这样才能黑白分明,收到对比的效果。

第四类,“起承转合”式示意图:

起 点题(破题、提出问题)

承(接)展开、拓宽

转 换角度,从反面论证,“然而 ”

合(收)扣题,收速全文

这种结构形式也是传统形式,而且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其优点:适应性强、广(度)深(度)兼顾、富于变化,同时又便于把握。样卷中所列不少的题目,都可用这种结构形式来“对付”。

开头和结尾,一入一出,在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开头,“先人为主”, 第一印象;结尾,“告别印象”,两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打分。

开头。

文章开头难,难就难在开头是定调子的地方。这篇文章是严肃的、庄重的,还是轻松的、欢快的,一开头就要把“基调”定准。起调太高,后续困难;起调太低,松软无力;起调不准,通篇风格难以统一。

古人说“凤头,猪肚,豹尾”。“风头”,就是开头漂亮;换句话说,

就是引人人胜,吸引别人读下去;“猪肚”,中间的主体部分,容量大;“豹尾”,就是结尾有力,“言有尽而意无穷”。

好的开头,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开门见山,落笔扣题。如果题目是《雨》,开头第一句话:“好大一场雨,灰蒙蒙一片分不清天地⋯”如果题目是《雪》,那你可以这样开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果题目是《雨霁》或《雨后》, 上来第一句话:“雨,停了。空气潮湿得像能攥出水来⋯”显而易见,这种“落笔扣题”的方法就是人题要快:一说《雨》,你就开始下,下得越大越好;一说《雨后》,你就停。如果你还下,那就没扣住题目。

第二种,开宗明义,揭示主题。一般议论文要求这样做,一上来就把要阐发的中心论点和盘托出。报纸的社论一般都是这样做的。领袖或名人的讲演一般也有这种特点。道理显而易见,恕不一一举例。

第三种,突出矛盾,造成悬念。这样做的好处是引起读者好奇,吸引他读下去,也就是常说的“引人入胜”。一般用“倒插笔”的方法,把结果作为开头,用以造成悬念;还有一种方法,是用一句话来开头,这一句话就是一个自然段。窍门是这句话中一定要有“动作”,如“她流着眼泪来到办公室”,或“他又迟到了”。人们自然会问:她怎么哭了?他为什么又迟到了? 从而产生读下去的愿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逐步加快。不少年轻人抓起一本书, 头三句不吸引人便丢在一边。作家们搅尽脑汁,在这“头三句”上精心设计, 这种制造悬念的方法是他们常用的有力武器。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第四种,突兀而起,大吼一声。人民日报曾在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后, 发表一篇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上来第一句,“我们赢了!” 第二句另起一行:“中国女排夺得了世界杯!”如评论“钓鱼岛事件”,一、二段可各喊一句:“钓鱼岛是我们的!”“钓鱼岛的主权不容侵犯!”又如“中山舰”打捞成功:“中山舰出水了!”“沉入长江 56 年的中山舰终于重见天!”这种开头方式振聋发喷,掷地有声,读来使人为之一震。但要注意用于重大事件,如果家庭琐事也用这种方式开头,可能会使人笑掉大牙:“嘿,我家旧壶坏了!”“哈,我家又买了把新壶!”

第五种,平中见奇,耐人寻味。如鲁迅先生的《秋夜》这样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棵)树,一株(棵)是枣树,还有一株(棵) 也是枣树。”这样开头,有利于表现 1924 年社会现实的黑暗和冷漠,借景抒情,耐人咀嚼。如果这样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棵)树, 两株(棵)都是枣树”,这样凄凉、单调的韵味便荡然无存了。顺着这种思路,如果仿写一段话,如反映某幼儿园孩子玩具少,品种单一,可以这样写: “这家幼儿园给每个孩子发两个玩具,一个是皮球,另一个还是皮球,”这同“⋯发两个玩具,两个都是皮球”,细细品味,效果截然不同。

最不高明的开头至少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开头讲形势,还不如看报纸, 读之令人生厌;另一种不知是哪位先生教的老套子:“我急匆匆地看过⋯(作文题目),心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一件往事⋯”此法不可取。

结尾。

最高明的结尾应该达到这样的“标准”:意未尽,言已止;余味无穷,

耐人深思。如大家均推崇的明代归有光所写的《项脊轩志》中的结尾:“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人亡物在,睹物思人, 余韵悠然不尽。又如鲁迅先生《故乡》中的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富于哲理,发人深思。

最乏味的结尾,不管什么内容,什么文体,总喜欢在结尾处喊这样的口号:“让我们⋯奋勇前进吧!”或者喊:“朋友,让我们⋯吧!”这里“朋友”的呼唤,在作者看来似乎满怀激情;其实凭我们的感觉,这里的“朋友”, 声嘶力竭,底气不足,分明是在喊“哥们儿,我没词了,就在这里瞎喊一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