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的作用

  1. 恰当运用同义同,可使语言精确细致,体现鲜明的语体风格和感情色彩,深刻揭示人物的性格心理。例如。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鲁迅《藤野先生》)“陌生”、“新鲜”原作“新”,第一个“新”既可指“刚来的”, 又可指“生疏的”,第二个“新”既可指“刚印好的”,又可指“内容新鲜的”,分别改写为“陌生”、“新鲜”,意义确定,用词精确细致。

“各界的人不经邀约,不凭通知,各自跑来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表示钦敬和志愿追随的心情。”(叶圣陶《相懦以沫》)“经”和“经过”、“凭” 和“靠”、“邀约”和“邀请”是同义词,前者书面语色彩较重,后者口语色彩较重,作者用了“(不)经”、“(不)凭”、”邀约”和“钦敬(钦佩尊敬)”等书面语色彩很重的词语,体现出追悼文章的庄重严肃的语体风格,表现出对鲁迅先生敬仰和爱戴的感情色彩。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鲁迅《孔乙己》)“窃”和“偷” 是同义词,孔乙己避讳“偷”而代之“窃”,表现出迂腐不堪、死要面子的书呆子性格。

  1. 可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避免重复。例如:

    “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

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鲁迅

《故乡》)换用同义词“心情”和“心绪”,避免了用词重复,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1. 可使语言委婉,满足讳饰婉曲修辞的需要。例如:

    “死”和”‘逝世、去世、长眠、作古”,“落后”和“后进”,“聋”

和“耳背、重听”等是同义词,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避免犯忌触讳,可选择后面的词,表达委婉的语气。

  1. 同义词连用可充实语意,加强语势,收到强调的效果。例如:

    “他沿着滚滚浦江走了一站,又一站——人生也是这样,过了一站,又

是一站,历尽坎坷,饱尝风雨。”连用同义词“坎坷”、“风雨”,起到了增强语势和突出强调的效果。同义词并列连用,可使语势加强,例如:繁荣昌盛、慷慨激昂、灵活机动、谦虚谨慎、骄傲自满、犹豫彷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