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握高文吉文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1. 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既是一定的文化素质的体现,又是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前提。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有无比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前,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要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它,这就需要掌握打开这座文化宝库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阅读文言文的知识和方法。靠这把钥匙打开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天地。有无这种体验,是区别“细人”(文化人)和“粗人”(非文化人)的重要标志。这种文化功底,应该说越深厚越好。当然,祖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而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求每个人不分工作性质,都成为研究祖国传统文化的专家, 也是不现实的,甚至是不必要的。但我们主张,至少应该了解传统哲学、文学、美学、艺术以及传统美德这样几个方面。有无这种修养,成为区分是否具备高层次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

有消息说,目前国外研究中国文化形成一股热潮。他们研究《论(lún) 语》《周易》《老子》《孙子兵法》等,有的还把这种研究用到企业管理中去。日本某城市的一座寺庙,把全部《论语》用金字刻出来,可见对孔子崇拜到什么程度。日本和韩国的学者,都承认中国文化给他们带来深刻影响, 成为他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更会把祖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点将是毫无疑问的。

既然古文功底对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如此重要,有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它?据我们所知,目前社会上较为趋于一致的看法是,至少要会背诵五十篇古文名篇,这里的名篇指的是古代散文。目前社会上出版的各类阅读书目很多,但一般所列篇目贪多求全,一时难以读完。我们希望参与此项工作,尽早开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五十篇篇目来。

古代和现代,不过是历史这根链条上的两个环节。历史是不该割断的。通过阅读古籍,发现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从而大大发扬之。古代人作为安身立命基础的“孝梯忠信礼仪廉耻”(孝敬父母,尊敬哥哥姐姐、疼爱弟弟妹妹,对朋友尽心竭力,与人交往讲信用;讲求礼貌,重视仪表,廉洁不贪, 懂得耻辱),仍然应该成为现代人遵循的准则,否则就是“忘八”。孔子倡导的“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谦逊、节制、忍让),仍然应该成为我们修身养性的标准和追求。《礼记》中所记载的“大同时代”,那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尚,仍然令人心向往之。盂子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敬自己的父母,同时也把这种孝敬父母之心推而广之,去敬爱别人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同时也把这种疼爱儿女之心推而广之,去疼爱别人的孩子),仍然应该成为我们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

历史是一面镜子。当我们拿这面镜子照现代人的灵魂时,我们发现我们中不少人的精神境界,在很多方面远远不如我们的古人,为此我们深感愧疚。如春秋时期的贵族子罕,不接受宋人之玉,说:“我以不贪为宝,若以与我,

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主(不如咱俩仍拥有各自的宝物)。”又如汉代的杨震,他的下属王密当了官,为向他表示感谢送他“十斤黄金”(200 两黄金) 时,他拒绝接受、并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谁也不知道呢?”⋯⋯联系孔子说过的“其身正,下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己行为端正,不用下命令,百姓也会听从;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使下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我们为子罕、杨震等人的高风亮节、为孔子的深刻论断而深深折服,同时也为当今很多干部的以权谋私而深感遗憾!我们 MBA 的考生,将来也是要“做官”的,衷心希望你们以古人为“人镜”,净化自己的灵魂,做一个让百姓放心的好干部。

  1. 有利于学习古代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言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就是言简意赅。大批优秀的古代散丈之所以千百年流传,一方面在于其思想内容的永恒价值,另一方面就在其语言艺术的魅力了。我们在诵读这些作品时,一方面在精神上受到艺术陶冶.另一方面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也受到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古代语言在今天仍有其旺盛的生命力。下面仅举几例说明: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讨厌那种态度:放下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说,却为这种想法找个借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入高兴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能增长才干。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因为某人能说会道就举荐他, 也不因为某人有缺点就废掉他有价值的言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因为恶事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去做。

△不知其人视其友→不了解一个人,那么就看他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类似这样的句子俯拾皆是,举不胜举。这些话,思想内容深刻,语言朴实简练,极富教育意义,读后久久不忘。

我们现在使用的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来的。我们了解古代汉语, 直接有助于理解现代汉语;而且,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分—

—成语,它是古代汉语沉淀在现代汉语中的部分。很多成语释义甚至读音, 都不同于现代汉语。如果掌握得不好,说了“外行话”,念了“外行音”, 会影响人们对你文化水平的整体评价。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

△走马观花→走:跑(≠散步〕

△认贼作父→贼:犯上作乱者(≠小偷)

△不刊之论→刊:削(≠刊登)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貌(≠望着海洋)

△好逸恶劳(恶,音 wù)

△给予协助(给,音 jǐ)

△交通堵塞(塞,音 sè)

△参差不齐(参差,音 cēn cī)

上述诸例说明,古代汉语的功底越好,对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越有帮助。 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由于古代汉语功底浅而闹出笑话的事时有发生。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港澳与大陆的频繁接触,这方面的差异会不断暴露出来,促使我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