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46 北京郊区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现状和特点 评价

龙泉寺北墙外花岗岩石壁雕有石窟,呈半圆形。内壁呈弧形。正面石壁上雕三尊浮雕石像,刻画深度1 ~ 2 厘米,每尊高 60 厘米,宽 0.4 厘米,屈腿正坐。

石 佛 门头沟区 明 在石崖间井井有序的雕刻石佛造像造型姿态各异,衣

村 摩 戒台村东崖 造 南峡谷间像 石 佛 村

22 尊。除崖下石龛中两尊为立体雕纹流畅, 表情肃刻外,其余均为圆形或拱形龛洞, 穆,雕技精湛。这其内佛像为高浮雕形式,高达 1 米,样的佛教摩崖造像

其余高 70 ~ 80 厘米,均端坐莲花座 群,是北京地区最上,有文殊、普贤、大势至、观音大的一处。

等。

三 合 房山十渡 明 村西长叉岭,山腰探出巨石,其下布局主次分明,重

庄 摩 乡三合庄 称石王殿,内有造像,主要有三世点突出、造像形态

崖 造 村像

大 峪 房山区张 唐

佛和胁侍等。

有造像两龛。右侧高 0.88 米,宽 0.98

各异,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沟 摩 坊乡大峪 及 米,中为释迦牟尼像,两侧有弟子、

崖 造 沟村像

之 金刚力士。这一龛共 9 尊造像。左后 侧一龛高 1.7 米,宽 0.85 米,造像

一尊为释迦佛。

万 佛 房山区河 隋堂 孔 北乡石佛 唐水 洞 堂村西

造像

孔水洞石壁上有造像和刻经,造像为洞内石刻石雕的面积高 1 米,宽 2.5 米,依岩开凿。代表作,同时是房

总计 6 尊佛像。刻经字迹模糊不清,山石经早期刻经地雨季洞内水位淹没刻位,侵蚀严点。北京市文物保

重。 护单位。

烧 窑 延庆县旧 明 在距山脚 150 米的陡直崖壁上,开中西殿有较高的艺

峪 摩 县乡烧窑崖 造 峪村北像

凿了三座石刻佛殿,东殿原有三尊术水平,造像规模佛像,被破坏。中殿 11 尊佛像,已较大,工艺精巧细受损;西殿有 10 尊佛像,中 8 尊保腻,保存较完好,

持原样。

为北京地区所少见。

北京郊区历史摩崖刻字和刻像制作时代共有 8 个时期,即东魏、唐、辽、金、元、明、清及民国。其中最早的石刻是东魏武定三年(545 年),距今约 1450 多年。其次是唐代摩崖石刻,共有 3 处,一处是刻字,在房山区张坊乡下寺村北;两处是摩崖造像,分别位于房山区河北乡和张坊乡。北京郊区最近的历史摩崖石刻是在民国期间,共有 5 处。其中包括京郊字径最大的海淀区“凤凰岭”摩崖石刻;和字体比较大的石景山区“佛”字石刻;海淀区温泉“水流云在”摩崖石刻。“凤凰岭”刻字,字径达 4 米,从很远地方就

可清晰地看到。后二处的字径分别达 2 米和 1.6 米,也是比较大的摩崖刻字。

密云县云峰山超胜庵摩崖石刻字大 1 米左右,它至少在明清时期就已出现了。是京郊既古老又宏大的摩崖石刻。北京郊区摩崖刻字条数最多的为明清两代。明代有 15 处;清代有 14 处。

北京郊区摩崖造像时代一般比较老。特别是房山区张坊乡大峪沟摩崖造像和河北乡石佛堂孔水洞造像,时代都在唐或唐之前,成为北京郊区最古老的摩崖造像。其中万佛堂孔水洞中的 6 尊摩崖造像,刻制在地下阴河崖壁上, 这不仅在北京地区绝无仅有,在我国北方也是唯一的一处,它是洞内石刻石雕的代表作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郊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应推门头沟区石佛村摩崖造像,其次为延庆旧县乡烧窑峪摩崖造像和房山区张坊乡大峪沟摩崖造像。其中石佛村摩崖造像达 22 尊;烧窑峪摩崖造像,

包括东、中、西三龛共 24 尊佛像。石佛村保存较好,而烧窑峪破坏较重,目

前保持原样的仅 8 尊。就刻制时代而论,出现于唐代的房山区大峪沟摩崖造像,应当是北京郊区造像规模最大、时代最古老的摩崖造像群了。

北京地区摩崖刻字,从条数来看,最多的摩崖石刻应推怀柔县沙峪乡北沟。这里是明长城通过地方,修建长城的官员和民夫,为了对这一关隘及其建筑工程有所纪事,而先后刻制了 9 条摩崖题刻,如“警心慎辔”、“观澜”、“亟关弥险”、“名关”、“无限华夷”、“苍岩翠柏”、“秦皇旧址”等, 至今这些石刻保存完好,是北京郊区重要文化景观。

北京郊区还有一些具有特殊内容的摩崖刻字,如门头沟区妙峰山南道摩崖对联:“古出奇峰遮日月,岸有幽背表神灵”,额题“静与天游”。刻字以对联形式出现,这在我国摩崖石刻中是一处独特的胜迹,比较少见。又如密云县番字牌石刻,拥有几种少数民族文字,其内涵又是佛教“六字真言”

——唵、嘛、呢、叭、咪、吽。这在我国摩崖石刻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北京郊区摩崖石刻在地域分布上以海淀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怀柔县、房山区为最多。其中海淀区有 11 处,是北京郊区现存摩崖石刻数量最多

的区县;其次是石景山区,有 5 处;再次是门头沟区、房山区,二区各有摩

崖石刻 5 处。其中摩崖造像仅房山区就有 3 处,占北京全部摩崖造像总数的1/2,成为北京地区摩崖造像最多的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