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清晰,山势雄险
北京的自然文脉呈半圈状结构,西山和北山两条山脉在北京西北部交汇,形成东北、北、西、西南半包围型山地空间格局。
北、北东山地称北山,又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范畴,境内主要由镶嵌着若干山间盆地的断块山组成。
西、西南山地称西山,属太行山脉范畴,境内由一系列东北—西南向岭谷相间排列的褶皱山组成,因绵延 100 千米,素有“西山二百里”之称。
西山大体可以划出南西—北东向的四列山,由北向南的顺序依次是:第一列东灵山—黄草梁—笔架山;第二列白草畔—百花山—髫髻山—庙安岭— 青水尖—妙峰山;第三列九龙山—香山;第四列大洼尖—猫耳山。其中第二列山及第一列的东灵山,第三列的九龙山,第四列的猫耳山山体核部在中侏罗纪均有较强烈的火山喷发。喷发的火山岩覆盖了大片的台地。在后来的剥蚀中,因火山岩质地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其它岩石强,故而形成了山顶为年轻的地层,山下为早期含煤地层的地形倒置现象。山峰高峻,山势连绵,构成明显的分水岭。在大石河和拒马河之间的中低山地带,山地主要由元古界的硅质灰岩构成,在低山区,由于岩层倾角小,或接近水平状态,发育了大面积整套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在中、低山区蕴藏着成片的溶洞群;低山区发育为以十渡地区为代表的峰林地貌。而在门头沟与昌平交界的石灰岩中山地区则发育为岩溶高原。
北山基本上可归为两列走向近东西向的山体(也有南北走向的山,如云蒙山),北面一列是海坨山—佛爷岭—猴顶山;南面一列是八达岭—燕羽山
—凤驼梁—黑坨山—云蒙山。
北山山体以中生代的侵入岩即花岗岩为主,其次是喷出岩。在地壳抬升作用较弱的低山地带,花岗岩地貌发育成了混圆形的山丘;在抬升较剧烈的中山地带,花岗岩受断块掀升的影响,节理发育,由于海拔较高,冻融作用加剧,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产生机械崩解,发育为峰柱状、球状的地貌景观。南列的云蒙山花岗岩体和北列的猴顶山花岗岩体构成了这两列山脉的核心地貌。
密云南部和平谷北部以低山为主,北部与中部由石英砂岩构成峻峭的中、低山;而南部和东部多为硅质白云岩构成的低山;中部尚有一片由片麻岩构成的低山和丘陵。山区内由于断裂构造发育而形成沟谷平直且多直角转弯的地貌,平谷之名由此而来。
北山和西山,两大地貌单元相围合构成了面积达 5000 多平方千米的半封闭“海湾”,人称“北京湾”。而古老的北京城就坐落在这一“海湾”经冲积而形成的北京小平原西南部。这种地貌分布空间格局,给古代风水研究家提供了京都选址的重要依据。诚若古人云:“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北京“形胜甲天下,扆山带海, 有金汤之固⋯⋯,诚万古帝王之都。”北京凭借这两条“龙脉”形成的天然屏障,成为“前挹九河,后拱万山”,北有天险可守,南有水陆出入之便的龙蟠虎踞之地,被古人称为“天府”、“神京”。
北京的山地不仅脉络清晰,而且具有较大的起伏优势,使许多山峰呈现出雄峻的气势,特别是在海拔 800 米以上的中山地带,河谷切割幽深,岭谷相间错列,在河谷两侧形成了众多高达数百米的雄险崖壁,给人以特殊的美感。在北京与河北省交界的西北部环京线上,分布着一系列海拔接近和超过2000 米的山脊和山峰,如海拔高达 1991 米的百花山,2035 米的白草畔,2303 米的东灵山,2234 米的海坨山等。这些山峰都是北京地区体现风景雄伟美的系列名山,对本市山地观景旅游具有特殊的地理意义,近年来已有许多山峰成为北京市民光顾赏景的热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