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砌仙府,岩溶神功——石花洞

位置与交通 石花洞位于房山区河北乡南车营村,距北京 50 多千米。沿京石高速公路,出闫村道口往西行 15 千米即达。旅游季节由前门、阜城门

发车的游 7 路直达。平时,由房山区有通往石花洞的专线车。

开发历史 明正统十一年(1446 年)法师圆广云游时发现此洞,并命洞名为“潜真洞”。之后又在西崖壁上刻十王地藏菩萨,称“十佛洞”。明景泰七年(1456 年)在洞内镌刻大理石地藏王菩萨像 3 尊,改名“石佛洞”。1978 年北京水文地质工程公司对该洞进行初探,定名石花洞。1981 年 6 月首

次组织洞穴深层探测,发现了第 6 层洞口。1987 年 9 月 28 日建成并向社会开放。

溶洞形成背景 石花洞发育在距今 4.4 亿年以前形成的中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中,由于经过地壳运动的多次抬升与相对稳定之过程,海底上升为陆地。大约 1.5 亿至 0.7 亿年之间,北京地区发生了剧烈的燕山运动,西山隆升为现在高度。尔后地下水沿碳酸盐岩裂隙溶蚀形成喀斯特溶洞。由于地壳间歇性的抬升,地下水下切和溶蚀速度不一样,故形成了处于不同高度上的多层洞穴。据探测,石花洞上下共分 7 层,1~5 层约 2500 米,6~7 层为地下暗河。7 层总长 3000 米。是目前华北地区发现最长、层数最多的溶洞。其中第一层洞长 348.48 米;第二层洞长 1013.76 米;第三层洞长 500 多米,

第四层洞长 100 多米,第五层洞长 500 多米。再下为第六、第七层。现开放

1~2 层,洞道总长 1300 多米,洞体面积约 7663.6 平方米。

主要厅堂和景点 目前开放的两层洞有大厅、佛堂、大会堂、水帘洞、乱塔寺、中心大厅、老牛槽、光照路、光明洞天、大戏台、长廊大厅、乱石大厅等 10 多个。主要景点第一层洞有:雄狮迎客、玉屏翠影、迷宫洞、路南石林、鲤鱼戏水、露滴石笋、仙宫别院、蓬莱仙岛、仙翁观瀑、后宫仙帐、水帘洞、天门异洞、仙女摘桃、灵霄宝殿、瑶池石莲、壁流塔林、蟠龙玉柱、奇洞仙居、江南春早、东流瀑布等 20 处;第二层洞有竹篱茅舍、井岗厅、云岭雪松、群峰竞秀、玲珑宝塔、南湖倒影、玉柳垂荫、石幔、幽宫龙潭、定海神针、双彩石盾、仙女绣花台、塔峰峥嵘、金银山、玉华千堆、玉花生、凌虚阁、龙田竹篱、龙田长城、玉吉灌仙田、玉龙白马、梅竹芳林、天笋石林、翠竹丛生、光明洞天等 25 处。

溶洞评价 石花洞自然景观玲珑剔透,华彩多姿,类型繁多,有滴水、流水和停滞水形成的高大洁白的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石瀑布、边槽、石坝、石梯田等和渗透水、飞溅水、毛细水沉积形成的石花、石枝、卷曲石、晶花、石毛、石菊、石珍珠、石葡萄等。并有晶莹的鹅管、珍珠宝塔、彩光壁、五彩石旗等罕见的堆积形态,其中大量的月奶石在我国洞穴中为首次发现;长 18 米、高 10 米、有 500 多层的石幔大竖琴在我国北方溶洞中极为罕见。整个洞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