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崖居石穴群——古崖居

位置与交通 位于延庆西北张山营镇东门营村北峡谷中。南临京张公路。从北京乘 919 路公共汽车至延庆站下车,再转乘去张山营方向的长途汽

车可达。或由延庆乘面包出租车至下营站可达古崖居,全程约 2.5 小时。

崖居发现与开发历史 1984 年北京市进行第二次文物普查,结果在海坨山地区发现多处洞居群窟,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洞沟。1990 年北京把洞沟古崖居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关单位对其进行了清理和整修。并树立了“洞沟古崖居”的碑牌标志。1995 年 4 月中旬对外开放。

古崖居建筑 洞沟古崖居集中分布在前后两条沟谷内的花岗岩悬崖绝壁上,前沟东侧崖壁为主洞,有洞穴 48 个,南北两坡相接处有洞 43 个,后

沟东北坡有洞 26 个,以上总计为 117 个洞、350 多个开间。其分布相互毗邻, 错落有致,宛如立体的村落。这些崖居洞穴,一般高 1.8 米,进深 1~6 米, 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大者 20 余平方米,小者仅 3~4 平方米。其中有单间的, 有两套间的,也有三套间的。有的上下相通,有的左右相连,宛似层楼居室, 布局合理,结构精妙,浑似天成。还有一些洞穴一洞多门,里面曲径回旋, 四通八达。这种设计除满足居住方便的需要外,多半也有战乱时防御外敌, 有利于隐遁闪避考虑。所有古崖居室内,都有石灯台、石灶台、石槽、石炕、石枕、石窗等。灶台的排烟道,规则而曲折地盘旋于石炕表层,一旦升火为

灶,烟可沿着烟道排出,使石炕变为热炕。此外,气孔、户枢、门框的痕迹亦历历在目。崖居中凿建最精巧的是位于中间山梁上的宫殿式洞穴“官堂子”,宽敞的洞穴中有 4 根雕凿精细的石柱撑着洞顶,中间为宽大的石床, 大殿两侧又并列凿有两个小居室。人们推测,该洞穴该是古崖居人集会或首领议事的场所。洞沟入口处宽约 3 米,西侧崖壁凿有石眼,有安过大门的痕迹,人们又推测可能是门卫的哨亭。总观洞沟石穴群,凿工精细,凿花规矩, 居室设备齐全,布局自然合理,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巧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被人们誉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中华第一迷宫”, 具有很高观赏和研究价值。

众说纷纭的迷团 洞沟古崖居是何时何人修凿,至今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古代边戍屯军之地,有人认为是古人为躲避战祸而建,还有认为是某朝代盗匪的巢穴,但更多的人认为是奚族部落栖居的旧址。古崖居出现的年代,有唐中期说、唐晚期说、五代十国说,乃至宋元明清等,众说纷纭,各有所据。时间相距竟达千年。其中比较权威和得到多数人认可的是唐中叶西奚族首领去诸率众所建。这样距今至少有 1200 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