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古油松林宝库,动植物“乐园”——松山森林旅游区

位置与交通 位于延庆县西北部,张山营乡境域,燕山山脉深处海坨山中。距北京 90 多千米。从德胜门乘 919、920 路公共汽车至延庆,再换乘去张山营镇的长途汽车,至上板泉村换面包车向北可达。

历史沿革 松山南面的门户佛峪口,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明代中叶为防北方蒙古部族进犯,曾在这里修建碉堡。清时开始开山种地。1914 年延庆县知事等将松山林木出卖给一家火柴公司,滥伐林木,遭到以袁湛思为代表的48 村村民联合反抗才被迫停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又多次遭受战火破坏。1949 年前,海拔千米以下地区大部已变成灌丛。1950 年后开始建立林场, 保护天然次生林。1960 年开始人工造林,现有人工油松林 173 公顷余,天然油松林 33 公顷余,成为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天然油松林区。1970 年建成佛峪口水库。1985 年 4 月,北京市政府确定建立市级自然保护区。1986 年 7 月,国务院确定其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4 年开放游览区。

地理背景 松山属于燕山山地,在燕山沉降带西部,为断块抬升形成的中山。地势北高南低,北为海坨诸峰,南为延庆盆地,四面环山,沟壑纵横。其中佛峪沟贯穿全区,构成中山山地峡谷。全区海拔 600~2000 米,主峰大海坨山,海拔 2241 米,是北京市第二高峰。最低处在佛峪沟口,海拔 627.6 米,相对高差 200~600 米。地貌东、西差异明显,从海坨梁顶至大于沟以东, 沿北北东向断裂发育的山沟多呈“V”形峡谷,山势险峻;西部的大庄科三角带为一宽谷,沟谷中有两级阶地,分别距谷底 10~20 米。在大庄科与小庄科遗址之间形成洪积台地。松山地质构造属华北台地燕山褶皱带的一部分,岩性大部为粗、细粒花岗岩。海拔 1500 米以上为侏罗纪的安山岩、火山凝灰岩和角砾岩。东部有前震旦系白云岩。松山山地气候特征典型,一般较北京其他地区气温低、风速大、略偏于干旱。山地气候主要特征是气候垂直分带性明显,从低至高依次出现:①低山温暖气候带,海拔 700~900 米,年均气温7℃,≥10℃的积温 3000℃左右,无霜期 160 天。年均降水比平原略有增加, 约 500 毫米。②中山下部温湿气候带,海拔 1000~1300 米。年均气温 5~6

℃,≥10℃积温约 2500~2800℃,无霜期 140 天,年均降水量约 600 毫米,

夏季多雾,相对湿度大,适于油松和杂木林生长。③中山上部冷湿气候带, 海拔为 1300~1700 米,年均气温 4~5℃,≥10℃的积温约 2000℃,无霜期130 天,年降水量 600 毫米以上,多雾,阴坡以桦木林为主,阳坡为蒙古栎、

油松。④山顶高寒半湿润气候带,海拔在 1800 米以上,气温低,风速大,年均温 2~3℃,无霜期 96 天,降水量少,冬有积雪,分布有草原化草甸植被和高寒灌丛。松山由于花岗岩裂隙发育,风化层厚,故裂隙水丰富,多泉溪。并全部汇流入佛峪口水库。该溪丰水期流量 0.5 立方米/秒,枯水期 0.2 立方米/秒。

植被区系具有过渡特点 松山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变迁影响,植物区系具有三方交汇、南北混杂的过渡性特点。海拔 1000~1600 米为中山森林植物区系,上部代表植物有落叶松、硕桦、鹿蹄草、舞鹤草、七瓣莲、京报春等;中山下部代表植物有油松、栎、核桃楸、黄波罗等。松山植物区系的另一个特点是既有一定的热带起源种类,又有反映欧亚草原植物区系的植物成分。前者如竹子、牛耳草、白羊草、猕猴桃、金露梅、栾树等;后者如羊茅、苔草、针茅、锦鸡儿等。

植被类型复杂多样 ①亚高山草甸。海拔 2000 米以上山顶。植被以苔草、禾草、杂草草甸为主,还有湿生的红景天群落、百里香群落。金露梅灌丛与之镶嵌分布;②山地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 1200~1800 米之间,其阴坡有以黑桦、白桦为主的次生林;沟谷有核桃楸组成的杂木林;半阴坡、半阳坡有蒙古栎林,靠近山顶有华北落叶松和硕桦林。③山地常绿针叶林。分布于海拔 1000~1500 米的中山。主要植被类型是天然油松林。④山地落叶灌丛。阳坡以荆条、酸枣为主;阴坡以三桠绣线菊为代表,稍高有二色胡枝子、柔毛绣线菊、红丁香灌丛等。⑤人工林。在 1000 米以下低山,主要为人工油松林。

植物资源丰富 松山有维管束植物 109 科 413 属 783 种及变种。栽培植

物有 3 科 33 属 70 种及变种。在野生植物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野

大豆、核桃楸、黄波罗、刺五加、脱皮榆 5 种。列入北京市保护植物的有水

榆、花楸、大叶朴、裂叶梅等 40 种。上述保护植物仅榆类就占了好几种,这表明松山榆树观赏占有很重要地位。榆树有各种类型,每种都有不同的观赏特点。如白榆,叶片不大,榆钱也极小,连翅总长 1.2~1.5 厘米。大果榆, 呈灌木状或小乔木,但有趣的是枝条两侧长出呈扁平状的木质翅,果实的翅也较大,开花早。春榆,它的幼枝也有翅,但奇怪的是,其翅不排在枝条两侧呈扁平形,而是四面均有,因此枝条不扁,略呈方形。还有一种裂叶榆, 叶片特大,呈倒卵形,其特点是叶片先端有 3~5 裂,裂直升向前。松山植物资源的丰富性还表现在经济植物种类上,据调查,它共有 8 类,其中以药用

植物种类最多,有 326 种,其次是油脂、纤维、鞣料等植物。有一种以上用

途的植物为 412 种及变种,占总数的 57%;有 3 种以上用途的植物 64 种及变种,占 8.7%。

天然古油松林的宝库 主要分布在松树梁之后。这里的天然油松林很密,很高,很古。一般树高在 8~15 米,胸径 40 厘米以上,最大达 70 厘米; 树龄一般在六七十年以上,最大古松有 600 多年。松林下阴森森的,地上松针很厚,真像原始森林,每有风至,千顷涛声,发聋振聩。成为京郊一宝, 华北一绝。

野花争艳的世界 松山有很多种野花。著名的有丁香、溲疏、杜鹃、山

桃、凤仙花、假报春花等。特别是被誉为“清凉世界”的仙人洞一带,到处分布着开桔红色花、花大如碗的萱草,水边有假报春,花生于单一的花葶上, 数朵聚生呈伞形花序,紫红色很美丽。拉丁学名带有“北京”字样,可能是在北京首次发现的。此外还有红丁香,花呈粉紫色,叶较大,是平原很难见到的。海坨山顶又是一番花的世界,这里为高山草甸,各种花盛开,五颜六色,被誉为“五花草甸”,内有胭脂花、金银花、红景天等。上述花草虽都很显眼,但都比不上毛茛科植物中的毛茛花。毛茛夏季开花,金黄一片,宛如花毯。该花花瓣内侧有光泽,格外鲜艳。由于雄蕊、雌蕊的数目较多,且都是各自分离开的,因而被认为是原始的花的构造,而毛茛也被认为是原始植物。毛茛科植物在松山有好几种类型,如同属的茴茴蒜、北乌头等。这里还有白头翁,春夏之交开花,花朵大,紫色鲜艳,它的雄蕊为鲜黄色,二者相映更引人注目。唐松草有几种,半米多高,它的叶和花序的分枝均直向上升,因此植株显得很瘦直,极有观赏个性。这个品种只有松山才能见到。可见,松山真可称为毛茛植物世界。

野生动物的天堂 据 1987~1989 年野生动物调查,松山共有野生动物53 科 184 种(亚种)。其中:①哺乳动物有 6 目 15 科 29 种,主要有金钱豹、

豹猫、狐狸、貉、斑羚、狍子、果子狸、猪獾等;②鸟类有 11 目 29 科 125 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金雕、红隼、勺鸡、鸮类等。对农业有益的食虫鸟类很多,如柳莺、沼泽山雀、白腰雨燕、大杜鹃等。③两栖类:有 1

目 2 科 2 种,如林蛙等。④爬行类,有 5 科 15 种,其中蛇类有 9 种,如棕黑锦蛇、黄脊游蛇、蝮蛇等。此外还有壁虎、三尾石龙子、丽斑麻蜥、滑蜥等。

⑤鱼类,有 2 目 2 科 13 种,其中鲅鱼 3 种,泥鳅等 10 种。

主要景区和景点 松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 4660 公顷,其中:核心区1463.3 公顷,实验区 1802.5 公顷,游览区 1394.2 公顷。游览区各类景点约

有 30 多处。著名的有水景:温泉、绿黛泉、三叠水、清水潭、滑石板、百瀑泉、松月潭、乱流水等;石景有雄狮饮水、金蟾望月、飞龙壁、回音崖、雷劈石、探头石、摩耳石、秤砣石、望溪石等,植物景观有油松林、盘龙松、探海松等,名胜古迹有汤泉观古庙、八仙洞等。其中温泉在历史上就是沐浴疗养的理想场所,早在 1500 年前的北魏,这里就被“契石凿池”,供“仕女沐浴”。清代称松山为“安体之佳所”、“养身之圣地”。郦道元的《水经注》载:“上有庙则次仲庙也,右出温汤,疗治百病”。该温泉水温 42℃, 泉中含钾、镁、硫、铁等 27 种元素,其中氟离子含量高达 12 毫升/升,对皮肤病、关节炎、类风湿症、局部神经痛等疗效显著。八仙洞位于松山塘子沟西侧一花岗岩峡谷中,岩壁上有二洞,上洞高 3 米,阔 2.5 米,深 12 米。

洞内壁上又有 8 个小洞,相传它居有八仙,故名八仙洞。下洞高 2.7 米,阔

5 米,深 10 米,内有残存神台。这里原建有庙宇,并有僧道隐居于此,现洞下遗有清代乾隆碑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