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王宫的基石——汉白玉石

汉白玉石是沉积变质型大理岩中最优良的品种,是一种美观而适用的观赏建筑材料和雕刻艺术珍品。北京明清两代皇宫用的主要石料,就来自京郊房山南尚乐乡的高庄和石窝。这里地处房山低山丘陵带,在地质构造上正处于西山拗陷中的褶皱隆起带,地层产状平缓,矿层位于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第二段下部,共有两个含矿层,7 个矿体,长约 790~1190 米,平均厚度0.7~1.63 米。矿石为白云石大理岩,即真正的汉白玉品种,质地优良,颜色较浅,色调和谐,块度适宜,用途十分广泛。此外,还有成分为灰质白云石大理岩的“艾叶青”和含藻类化石灰质白云石大理岩“螺丝转”两个品种。此二石在品质上虽比不上白云石大理岩,但也具有洁如流云、润如羊脂等观赏特性。由它们加工成的薄板,裂隙少,矿石出材率高。据有关技术鉴定, 高庄—石窝汉白玉抗拉耐腐,色泽纯正,疲劳强度每平方厘米为 130 千克,

抗压强度超过 200 千克,抛光度超过国际标准要求(95 度)达到 102 度。高庄—石窝汉白玉矿,开采历史悠久,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目前保有储量已经不多。但是这个矿给京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故宫中保和殿最下层靠近地面的那块云龙石雕,长 16.45 米,宽 3.06 米,厚 1.7 米,重

约 200 吨,就是用一块完整的艾叶青雕成的;十三陵神道两侧的石像生,是一组大型石雕,也是用石窝—高庄的汉白玉雕成;闻名于世的云居寺石经山的石经板,共 14277 块也取自这里;1958 年北京兴建“十大建筑”,为满足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用料,把这里建成了国矿, 年开采量达 1000 多万立方米。

全市现有大理岩产地十余处,如密云县银冶岭、白河涧,房山十渡前十门,昌平县崖村—香堂一带,均是贮量颇丰的各色大理岩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