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花卉栽培历史
我国在人工栽培花卉和野生花卉方面,都是世界上同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是众多名贵花卉的故乡。在北京地区,花卉生产历史也渊远流长。其代表就是丰台区黄土岗、樊家村、草桥、玉泉营、马家楼等“十八村”。据史载:元代这里已建有许多亭园,著名的有草桥的牟氏园、祖氏园及草桥与丰台之间的万柳园、匏瓜亭、玩芳亭、遂初堂等。在万柳园内种植“名花几万本,京师号为第一”。《日下旧闻考》记载:“草桥众水所归,种水田者资以为利,十里居民皆莳花为业。有莲花池,香闻数里,牡丹、芍药栽如稻麻。”明代,丰台花卉栽培业更盛极一时。《帝京景物略》中说:“右安门外十里草桥⋯⋯,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散入都门。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探春;中春而桃李,而海棠,而丁香;春老而牡丹,而芍药,而鸾枝。入夏榴花外,皆草花。”此外,还有通过火坑种植的“非时之花”,阴历十月中旬,就已开放。到了清代,丰台花卉生产更有了发展。当时市场的情况是:宫廷用高档花,其次是各大王府和大商号。春季是一年最盛期。宫廷用花以黄花、红花为主。黄色花中如腊梅、迎春;红花中如梅花、鸾枝、榆叶梅、红碧桃、一品红、红绣球等。牡丹是富贵花,宫廷是必送的。贫民区集中卖花地点乃集中于槐树斜街外,一般阴历四月芍药花开,“到处成市”“历遍城坊”。再如玫瑰,“其色紫润,甜香可人。⋯⋯四月花开时,沿街唤卖,其韵优扬,晨起咋之,最为有味”。而茉莉花,“四五月之交,市上担卖,⋯⋯清远芳馥。”九月,菊花盛开, “满街高呼,助人秋兴”。由于多年种植花卉,丰台十八村遂逐步形成了各村的育花特色。
北京花卉业,在历史上除丰台花乡比较集中外,其他寺庙、皇宫和花厂也有一定规模的栽植。北京的寺庙,过去都各有自己的拳头花卉品种,并建有“花局”,“四时送花,供王公贵人观赏”。在西城区护国寺和东城隆福寺的庙会上,还设有“花厂”,出售鲜花。“春天以果木为胜,夏天以茉莉为胜,秋天以桂菊为胜,冬天以水仙为胜”(见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