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质卧佛规模居全国之冠的西山古刹——卧佛寺

位置与交通 位于海淀区香山寿安山南麓。乘 333、318 和 360 路公共汽车在卧佛寺站下车再步行 1.2 千米即达。

历史沿革 卧佛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唐贞观年间称兜率寺。元延佑七年(1320 年)九月,在兜率寺旧址上敕建寿安寺。当时下令修寿安寺的是虔诚的佛教徒元英宗硕德巴剌,他在 1321 年当了皇帝后,即大兴土木,修建此

庙,驱使民夫 2000 多人,铸铜卧佛一尊,但工程未完,他就被人暗杀。到元

文宗至顺二年(1331 年),才又重整旗鼓,将寺建成,并改名为大昭孝寺, 后不久又改称洪庆寺。明代进行过 5 次重修:第一次是宣德、正统间,高僧广霖募诸中贵重修;第二次是正统八年(1443 年),英宗鼎新修建,赐名寿安禅寺;第三次是成化十八年(1482 年),宪宗敕命寺前起修了一座如来舍利宝塔,塔外还建有左右二殿;第四次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 年);第五次是万历十四年(1586 年),神宗出内帑重修,至崇祯年间又改名永安寺。整个明代,有英宗、宪宗、武宗、世宗、神宗 5 位皇帝都曾亲临卧佛寺。明末清初,卧佛寺曾冷落了一段时间,至清雍正年间由怡亲王允祥施资葺治,卧佛寺才重新复兴起来。雍正十二年(1734 年)竣工后,寺更名为十方普觉寺。以后再经乾隆四十八年(1783)的大规模扩建(如增建行宫院和琉璃牌坊等)、民国年间的小规模修缮,才形成今日卧佛寺建筑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 1955 年又进行了全面整修。

布局格局与主要建筑 卧佛寺座北朝南,对称布局,从东至西有三组平行院落组成。中路为主体建筑,从南至北依次是山门、功德桥、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后山亭。山门殿原有泥塑哼哈二将,今已无存。山门殿前还有琉璃牌坊和木牌坊,前者呈四柱七楼式,额书“同参密藏”, 背面为“具足精严”,均为清高宗御笔;后者为四柱三楼灰筒瓦顶,额题“智光重朗”四字,系 80 年代仿古建筑。三世佛殿是卧佛寺内建筑体量最大的殿

宇,它面阔 5 间,进深 3 间,绿琉璃瓦黄剪边单檐歇山顶,殿前门额上悬有雍正御笔“双林邃境”木匾一块,门两侧有乾隆御题楹联:“翠竹黄花禅林空色相;宝幢珠络梵宇妙庄严”。殿内奉三世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倒座观音和十八罗汉像。三世佛殿前有东西配殿。殿内分别供“悉多太子”、“波斯匿王”像和“达摩祖师”、“地藏菩萨”像。三世佛殿之后为卧佛殿,它面阔 3 间,绿琉璃筒瓦黄剪边单檐歇山顶,门额悬有“性月恒明”木匾,两侧为慈禧书写的楹联:“发菩提心印诸法如意;现寿者相度一切众生”。殿内后檐悬乾隆御笔“得大自在”匾。殿正中就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卧佛了。该佛长 5.5 米,高 1.6 米,重约 54 吨,头西面南,右手曲肱托首,左手平舒放于腿上,铸造浑朴精致,体态自如。卧佛身后环立着十二圆觉菩萨。卧佛殿后为 5 间藏经楼。楼后傍依山岗,山多林木,沿蜿蜒曲折的石阶可登上山巅亭阁,居高鸟瞰金碧辉煌的古刹全貌。卧佛寺东路原为寺僧起居处所,从前至后依次为大斋堂、大禅堂、霁月轩、清凉馆、祖师院, 它们均呈四合院布局形式。卧佛寺西路为皇帝避暑行乐和兼理政事的三座行宫院。最前面为一行宫,由南向北依次是假山、石桥、垂花门和行宫正院。沿廊北行入二行宫院,院内有叠起纤秀的假山,再北边是以水作景的三行宫院,院内东西是外封内敞的游廊,中间有敞厅和方形鱼池等。

卧佛寺古柏群 卧佛寺历史悠久,树木也很古老。据调查,这里共有古柏 3032 株,平均胸径 24.4 厘米,平均树高 13.7 米,平均树龄 220 年。枝叶茂盛,根系发达,长势良好。万寿山从山脚至顶有一条蜿蜒而上的石板路, 两侧有古柏达 3000 余株。沿路登之,漫山翠柏,郁郁成荫,山风起处,涛声如潮,畅游林中那种美妙意境尽在不言之中。

寺庙评价 卧佛寺是西山著名古刹,建筑规整、对称。从山门往北平展四重院落,层层深入,一气贯通,两侧建有配殿、廊庑和群房别院,把四座正殿连结为一体,使人感到主题建筑突出,重点鲜明。像这种用廊庑围成的长方形封闭院落的建筑布局形式,在我国尚属少见。据研究,它是中国早期

佛寺的一种建筑格局,尚保留有唐宋时伽蓝七堂制的遗范。卧佛寺珍遗文物颇多,最重要的有造型体态自如、规模居国内之冠、表现了佛教艺术中净化、浑化、肃穆风格的铜卧佛;由众多形状、色彩、大小不同的琉璃预制构件组成的,具有完整、精密图案,体现我国劳动人民高超工艺水平的琉璃牌坊等。1957 年被北京市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