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雄险之最——司马台长城

位置与交通 位于密云县东北部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东直门 110 千米。在宣武门或东四十条乘游 12 路公共汽车可直达,全程约需 3~4 小时。或至密云县城后乘开往新城子、曹家路方向的汽车可达。

开发年代 始建于 1987 年,1989 年正式接待游人。

环境特点 司马台长城经过地段属燕山山脉,岩性主要是中、上元古界白云质灰岩和侏罗系火山角砾岩、火山岩。在地质构造上为燕山沉降带西端, 古北口—司马台—大角峪断层在景区有明显表现。走向为东西向,倾向正北, 倾角>70°,断层带宽 100 多米,是一个强烈挤压形成的逆断层。这种构造背景,对司马台山水景观和温泉形成有重要影响。白云质灰岩岩性坚硬、致密,垂直节理发育,形成南北壁如削、顶如刀的岭脊,长城从上爬过,构成罕见的奇险地形。长城下面的灰岩,经地表水溶蚀,形成了两个穿山溶洞。岭脊下部为和缓起伏、色红如丹的火山角砾岩。

主要景点 ①司马台水库。拦蓄司马台河而形成的水库。1977 年竣工, 库容 57.2 万立方米,水面积 2.3 公顷。它的存在,大大改变了长城景观的单一性,赋于长城以灵性,与长城组合成巨龙饮水之势。②鸳鸯泉。指司马台水库北侧的冷泉和温泉。两种不同类型的泉相距仅几十米,冷泉在水库内像珍珠撒花般涌出,别有一番情趣;温泉水温 38℃,内含多种矿物质。二泉同入一湖,使水库出现上温下凉奇特景象,称为“鸳鸯湖”。③司马台峡谷。长约数里,切割深邃。④北齐长城遗址。在长城之南山脊上,迹像十分明显。

⑤司马台营城。为长方形,周边城墙长 100 米,宽 90 米,高 3.5 米,面积约

9000 平方米。设二门,北门偏西,南门偏东,南北不对称。门洞呈拱形,高

5 米。北门外尚保存有影壁,砖石结构,长 5.7 米。⑥穿山溶洞。在金山岭

上部,长城从顶爬过,形成“长城卧桥”奇景。⑦明砖窑遗址。共有 4 座, 分布于长城脚下,是当时修筑长城烧砖的古窑址,如今已破坏严重,多被砖石填塞。⑧长城。此段长城 19 千米,有敌楼 135 座。密度相当高。距测:两楼间最近距离为 43.8 米,一般为 100~200 米,且敌楼和墙体的建筑式样奇特多变。从外观看有双眼楼、三眼楼直至五眼楼;从层数看有单层、双层和三层;从内部结构看有砖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有单室、双室、多室之分;房间布局有“田”字形、“井”字形、“川”字形;楼顶变化有平顶、穹窿顶、八角藻井顶、复斗顶。本段长城东段上的望京楼和仙女楼,是两座最有代表性的敌楼建筑。望京楼是司马台长城的制高点,海拔 986 米,为空心三眼楼、二层砖石结构。登上望京楼,视野开阔,景色壮观。为使游人顺利登顶,还在下面建有索道。

长城评价 司马台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结构新颖,形态各异,具有很高的军事、建筑、艺术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它集“雄、险、巧、奇” 等特点于一身,尤其是天梯、天桥二段,更是雄险万分,世之罕见。天梯是单面墙体,上筑障墙,高达百米,坡度 85°,几乎垂直,而且是通向“仙女楼”和“望京楼”的唯一通路,无胆量的人绝难征服。站在“天梯”下面, 仰头上望,那砖石砌就的台阶仅可容脚,两侧是悬崖陡壁,中间那一道台阶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不由人不望梯兴叹。天桥为砖砌单边墙,长二三百米,宽仅两砖,约 40 厘米左右,两侧为悬崖绝壁。走在上面,两目不敢斜视,稍不留神就会摔下去,令人胆战心惊,英雄气短,成为明长城中最险要的地段之一。长城专家罗哲文指出:“长城是中国建筑之最,而司马台长城是中国长城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