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防建筑长城

在历史上被称为“神京”的北京,是中原地区和东北、塞北地区过渡带上的一座战略型城市。是中国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上的重要交结点。以北京为前哨阵地或以北京为都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防守北京这块战略宝地,多次在京城或其北部屏障燕山山地修建了大量军防建筑工程。在明朝之前,主要以城防与边防军事建筑为重点,在京北燕山内修建了数道长城与长城沿线的军事性营城与城堡;在北京城核心区修建了北京城垣防卫体系。到了清代则主要把视点放在训练八旗军以及为之服务的军防建筑工程上,如火器营、团城演武厅、健锐营、八旗印房、檀营等(见表 31)。

历代北京最重要的任务是强化京北燕山军事防卫建筑工程。所以构筑长城就成为历代统治者注目的中心。明代以前有燕长城、隋长城,明代时又在部分旧长城的基础上,构筑了更加坚固、雄伟的明长城。这些长城,特别是蜿蜒于燕山中的明长城,曾是保卫京师的重要军事防线,与北京之间存在着

“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这道长城由于它全长 12700 华里,而被人们称为“万里长城”。其建筑工程之艰巨,历史之悠久,气势之雄伟,均为世所罕见,人所共誉。

万里长城北京段,地跨京北山区平谷、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 5 个

县区,总长约 629 千米(其中主干线长 529 千米,支线长 90 千米)。整个走势呈比较连续完整的半环形。如果按其东西、北西两个走向分布体系加以对接,则可看到在怀柔县旧水坑西南分水岭处(东经 116°,北纬 40°)有一个明显的接合点(称“北京结点”),由此结点开始,向东、向西、向北西放射出三条特色不同的长城。向东长城以单层状为主,只在隘口附近出现环状、多层状城体结构。向西长城比较复杂,除隘口附近构筑多环状、层状城墙外,在延庆盆地与北京平原之间,还构筑了两条互相平行的城墙,形成坚固的双重纵深防御体系。其中北西向长城体系,在北京市境内主要为单层状, 在结构上也比较简单。此外,在长城主线两侧还可偶然看到延伸出的支线, 这些支线一般长几百米至几千米。

从长城保存情况看,北京地区是比较完整的。但不连续的中断现象也很严重。有的地段城体、敌台等已完全坍塌。据北京 629 千米长城墙体调查, 保存完整无损的累计长度为 67 千米,占长城总长度的 10.65%;基本完整的56 千米,占 8.90%;中等的 116 千米,占 18.44%;坏的 95 千米,占 15.11

%;最坏的 295 千米,占 46.90%。长城线上共有城台(包括敌台、附墙台及战台)827 座,其中好台为 391 座,占 47.3%;坏台 436 座,占 52.7%。城台基本上为方形或长方形,仅禾子涧和南石城等地发现 5 座圆形台。此外, 在怀柔县半城子以北,还发现一座长方形城台筑有坡形屋顶。这种形式的城台极为少见。至于长城中的关隘,在北京境内已发现 71 个,它们多位于谷地, 建有关楼,下置石结构券洞,既可走人又可行水。关楼一般体量较大,建筑十分坚固。为了解决长城沿线屯兵、储藏和检验武器等问题,在墙体内侧一定部位,还建有方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的营盘、营城,目前已发现的达数十座(见表 30)。

北京各县明长城的情况,延伸长度、拥有城台数量以及保存状况都各不同(见表表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