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周恩来纠正杨振宁:“应叫岳父大人”

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从其全球战略出发,为了打破中美长期对立的僵局,不惜移樽就教,正式到我国访问修好,与周总理进行了多次会谈, 并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美国终于向全世界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继之,日本内阁大臣田中角荣也来我国访问,日中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并建立外交关系。周恩来总理为招待尼克松和田中角荣,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盛大国宴。在这样繁忙而紧张的日子里, 他仍然在关怀着前国民党军政人员,两次都邀请杜聿明参加,使杜聿明感到莫大的荣幸。杜聿明为中美、中日恢复邦交感到无比高兴,认为这是新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和执行正确外交路线的必然结果。

就在中美恢复邦交的前后,杜聿明的女婿、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冲破重重阻力,于 1971 年及 1972 年夏季先后两次携夫人社致礼回祖国探亲讲学。杜聿明、曹秀清夫妇第一次接到女婿女儿回国的电报时,心情激动万分,与分别多年的长女和女婿团聚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杨振宁博士一踏上祖国大地,即受到祖国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使杜聿明、杨振宁特别难以忘怀的是周恩来总理在日理万机中,抽出时间,两次都接见和设宴款待了杨振宁博士及其家属,每次都和杨振宁亲切地交谈到深夜。谈话内容从科学研究、社会问题、国际动态到家庭生活,范围广泛,毫无拘束。总理神采奕奕,谈笑风生。接见中当总理听到杨振宁博士

称曹秀清为妈妈,而称杜聿明为“杜先生”时,立即纠正说: “应称为岳父大人。”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哄堂大笑起来。

接着,总理还询问了杨博士的父亲杨武之教授的健康情况。杨振宁回答

说:

“我父亲患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曾两次发生休克。由于及

时抢救,得以起死回生,我能与父亲相见合家团聚,是和共产党、人民政府对我父亲的关怀照顾分不开的。”

1973 年暑假,杨振宁和杜致礼第三次回国探亲讲学。夫妇俩上午到达北京,中午就到杜聿明家共进午餐。政协机关怕曹秀清忙不过来,派人协助购买物品,并派了厨师代做饭菜。席间,有郑洞国、侯镜如、焦实斋、郑庭这等杜聿明的老朋友出席作陪。接着郑洞国又在四川饭店宴请杨博士夫妇。7 月 17 日下午,杨振宁接到通知,毛主席要接见他,十分高兴。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就播送了这则消息。毛主席和杨振宁一起照了相,事后还送杨振宁一张。全家都感到无上光荣,把这张照片视为至宝,一直挂在杜聿明的会客室里。杨振宁还转达了毛主席对杜聿明的关怀,说:

“在接见时,毛主席专门对我说:‘代问你岳丈好。’”

毛主席接见之后的第二天晚上,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宴请杨振宁夫妇及杜聿明夫妇。

会见时,杜致礼和总理开玩笑说: “你们还是重男轻女,杨振宁是安徽人,酒宴就设在安徽厅。我可是陕

西人哩!”

总理听了不禁哈哈大笑,下以为忤。

这次会见,给杜聿明留下了十分幸福美好的回忆,每每忆起他都说:宴会气氛非常亲切,周总理对待我们,像家人般欢聚一堂。

杨振宁在祖国讲学回到美国后,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做了大量工作。他是美籍华人协会会长,后来在邓小平副主席访美时,他主持了华裔举行的隆重欢迎大会,向邓副主席致敬,并保证:一 定要继续力建设祖国四个现代化,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消除台湾同祖国大陆的分裂状态,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贡献力量。

1976 年 1 月 8 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巨星陨落, 举国痛悲。噩耗传来,杜聿明悲痛欲绝。他久久坐在椅子上,双泪直流,一幕幕动人的往事又出现在眼前:当年在黄埔军校时,总理作为一位革命家, 投身革命,慷慨激昂,评论时事,由表及里,十分透彻,学生无不钦佩,几乎投袂起舞;而作为一位政治教官,对学生又是循循善诱,有如化雨春风, 令人感到无比温暖。自己在特赦后,多次亲承教诲,总理的与人为善,感人肺腑。 1973 年 5 月,周恩来总理还组织杜聿明、郑洞国、侯镜如、宋希濂等到广州黄埔岛。省视母校旧址,启迪他们发扬黄埔时期的革命精神。当杜聿明前往北京医院向总理遗体告别鞠躬致敬时,无论如何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禁不住再一次涕泗滂沱。他望着安详地躺在灵床上的总理,久久不肯离去。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和伟大崇高的形象,永远地铭刻在了他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