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地的信仰习俗

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以台怀镇为中心,这一带寺庙群集,香火缭绕,每年盛夏,都有不少善男信女,从全国各地及蒙古和南洋诸国,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在晨钟暮鼓中,烧香念佛,顶礼膜拜。

四川峨嵋山供奉着普贤菩萨,浙江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安徽九华山供奉地藏菩萨,而山西五台山供奉的是文殊菩萨。五台山的寺庙有个显著特点, 就是主像多为文殊菩萨像。这是因为印度佛经中记载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演教处所。相传汉明帝时,有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专程来中国朝拜五台山, 亲见此山形状与印度佛居圣地灵骛山相似,便奏请汉明帝在此建寺,并命名为大孚灵鹫寺,后称显通寺。从此历代相沿,庙宇兴建不绝。从这个传说可以知道,五台山的佛教祭把兴起甚早,与佛教传人我国的时间相伴随。

佛教来自南亚次大陆,何时传入中国,学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始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 68 年)的“永平求法”。据《理惑论》、《后汉书》、

《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高僧传》等古籍记载,公元 65 年,东汉明帝曾梦见西方之佛,就兴趣盎然地派遣十余位使者,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佛法。两年以后,使者们用白马驮回了一个陌生的宗教与一个陌生的神,随同而来的还有两位浑眉高鼻的印度高僧,从此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台山建寺就始于“白马驮经”的第二年。其后,佛教以一种导质文化,进入中国文化系统,在与我国本土文化儒教、道教的碰撞中缓慢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得以广泛流行。东晋南北朝是一个血泪横流的时代,由于长期的战乱,生灵涂炭,饿歼遍野,连上层统治者也无宁日。东晋以后,包括山西在内的我国北方长期混战,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五台县地处偏僻,山多地少,交通闭塞,人民生活更是痛苦不堪。人们普遍有一种“人命若朝露”的忧生之叹。强烈的生命忧患,促使人们向四面八方寻找安身之处。这时佛教搬出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弥勒佛、阿弥陀佛等菩萨和佛,称之为大慈大悲、威力无边的“救世主”,认为人的生命有限,神鬼可以不死,只要修行就可以轮回报应,这对渴望解除生命忧患的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再到明清,五台山的寺庙建筑,广建群居,广度僧人,大做法会,台内台外,寺庙林立,建筑辉煌壮丽。全国各地高僧纷纷云集五台山,佛教各宗派在这里广行教化,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连许多外国高僧也慕名而来,拜谒文殊菩萨,使五台山成为我国很有影响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内外现存完整的寺庙 47 处,其中台内 39 处,台外 8 处。最有名气的要首推被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诗人赵朴初称为“瑰宝世界无”的南禅寺和佛光寺。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西南 22 公里处的阳白乡李家庄附近。进入李家庄, 路过一个黄土山岗,就可看到盘踞这里的南禅寺。它筑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 年),距今已有 1200 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寺庙规模不大,坐北向南,为长方形院落,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和东西配殿组成四合院形式的院落。主殿是大佛殿,外观气势雄伟,古朴俊美。殿内有 17 尊唐塑佛像,主像释迦牟尼端坐正中,文殊、普贤菩萨分列两旁,其余

仰望童子、撩蛮、佛霖等 15 尊像布满佛坛。南禅寺的建筑结构,具有我国唐代建筑的显著特点。主殿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以木结构为其骨骼。台基上立有木柱,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拱承托屋檐,屋顶的主要负荷通过

梁架传递由柱子支撑,外观稳重、典雅、小巧玲玫,保存了古代的风韵。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东北 32 公里的佛光新村山腰。整个寺庙坐东向西, 依山势而建造。东南北三峰环抱,唯西向低下而豁朗,寺周苍松翠柏环绕, 清静幽雅。寺内院落广阔,主从分明。整个寺院由三院组成,一院最低,三院最高,二院香花遍地,争芳斗艳,环境最为幽美。寺内东大殿,坐东向西, 居于最高的台上,据说“佛教以东为上”。大佛殿内居中的为释迦、弥勒、弥陀三尊佛像和普贤、文殊两尊菩萨,护法金刚怒目侍立在周围。这些唐代塑像,面目丰满圆润,身体比例适度,衣纹流畅合身,线条精美别致。这里还荟萃着壁画、石幢及墓塔等珍贵文物。

除南禅寺和佛光寺外,五台山的主要寺院都集中在群山环抱的峡谷盆地

——台怀镇附近。来到这里,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座高约 70 米、状如藻瓶的舍

利大白塔。塔顶有一复盘,上托高 5 米的风磨铜大宝瓶,复盘四周系有大小不一的风铃,微风吹动,叮◻作响,迥荡山谷之中,悠扬动听。步入山门, 不远处就是显通寺,寺内院落宽阔,布列舒款,面积达 8 万平方米,庙内有

殿堂、楼房、僧舍 400 余间。除主殿大雄宝殿外,其中尤以建于明代的无量殿和铜殿宏伟壮观,别具匠心。无量殿高大雄伟,纯为砖瓦结构,顶上竟无一梁,殿顶为重檐歇山式,亦用砖砌成,是我国古代砖石艺术的杰作。铜殿, 全部用铜铸成,据传,为了铸造铜殿,曾在 13 个省征集铜,共达 10 万斤。殿的外部铸有各种各样的花卉草木,殿内四壁铸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的的照人。中台东南,有著名的菩萨顶,用的是青绿色琉璃瓦,富丽堂皇。据传此处就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因此得名,又称“真客院”。站在菩萨顶, 凭栏远眺,但见诸峰铁壁流金,丹崖生辉,炊烟淡似雾,公路弯如带,令游客恍若置身仙境。在显通寺门外钟楼内,悬有明朝铸造的大铜钟一口,重9999.5 斤,差五两不足万斤,据说是为了避讳“万岁”的“万”字而有意为之。这口钟声音浑厚深沉,每当拂晓钟声响起,可传到数里之外,犹如悦耳动人的晨曲。

由于五台山佛教的影响,五台民间信仰很有特色,并渗透到了民间习俗的各个方面。

1、饮食习俗。佛教戒律规定,和尚必吃素食,称之为斋戒。由印度传人中国的佛教,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认为出家人应当从慈悲为怀,不可杀生,各种肉食虽不是佛僧杀生所得,亦为他人杀生所得,与佛教慈悲相悻。所以,大乘佛教反对食肉,提倡素食。《涅槃经》曰:

“从今日后,不听(不允许)弟子食肉,观察如子肉想。夫食肉者,断大慈种,水陆空行有命者怨,故不令食。”

《楞枷经》里甚至认为僧人如食各种肉食,久而久之,便会产生食人肉的欲念。随着大乘佛教的勃兴,寺院僧人形成了忌食荤腥酒肉,以紊食为主的习俗。这也是寺院饮食习俗与世俗社会饮食习俗的主要区别。

五台山的和尚尼姑,以清淡简朴为尚,主要吃大烩菜,即按不同季节以山药、葫芦、豆角、茴子白、白菜等另加少许粉条、豆腐炖煮而成,称为“罗汉菜”。五台山寺院的这种饮食习俗也影响到五台人的日常饮食,群众中凡皈依佛教的人,大多坚持吃素食。“罗汉菜”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成为家庭饮食中最普通的菜。

2、服饰习俗。早期僧人的衣着为“百袖衣”,或叫“粪扫衣”,即用垃圾中拣来的各种破布缝制的衣服,或者是被人们丢弃在垃圾中不穿的破烂衣

服。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弟子向他请教出家人穿什么衣服,他回答说:“出家人当着粪扫衣”。据说出家的僧人穿着这种破烂不堪的粪扫衣、百衲衣,就会遏止贪心,有益于修身养性。后来,僧人虽然又改穿“三衣”、“五衣”等僧服,但百衲衣己成为出家僧人的服饰遗制。

在五台及晋中等地,婴儿降生百日,俗谓“百岁”。过百岁时,最有特色的礼物就是百家衣,其形状颇似僧衲,是集各种颜色的碎布块缝做而成的, 虽然不一定确有“百家”,然而敛布的家数越多越好。这大抵也是受佛教影响,并赋予新的民俗含义,认为穿上这样的衣服能使孩子除病免灾,身体强壮,长大成人。

3、丧葬习俗。中国民众远在上古之时,就形成了与现世生界相对的另一个世界生活的观念,对死考的生命续存有着执著的信仰。以这种信仰为内在支撑,形成了“事死如事生”和厚葬隆丧的风俗。民间普遍实行的葬式是土葬,寺院则实行火葬,寺内僧人去世,犹如佛祖归天一样,以柴草易燃之物架起火化台,烧化尸骨,将骨灰埋入寺院塔林。

但是,笃信两个世界的存在,却构成了世俗和佛门共同的丧葬仪礼的观念基础。在丧葬礼仪方面,民间深受佛教礼仪的影响。五台山寺庙附近的村庄人死之后,都请和尚尼姑到家,为死者念经,超度亡灵。出殡时,请和尚为死者送葬,吹奏寺庙乐曲。以后这种乐曲流传民间,为民间艺人接受,专门成立了八音会,送葬时为之吹奏。这种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民间习俗对五台寺院生活也有影响。如民间祭祀,起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后来与中国宗法社会结构相联系,形成了富有伦理文化特点的祭租习俗, 并深深地浸透到寺院的祭祖习俗里。不过,与民间祭祀不同的是,寺院僧众祭祀之祖并不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同姓祖先,而是佛门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