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齐全的太原面食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这已为世人所普遍承认的。 山西属中原文化圈,是我国人类祖先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远古时期,

晋南就有后稷教民稼穑的神话传说。悠久的农耕文化,造就了特有的生产刁俗和农业产品,使山西省的杂粮品种多于任何省份,除了小麦、稻谷、玉米、高粱之外,还有攸麦、荞麦、粟、黍、豆类等,为面食的精巧制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长期的以面为食的民俗传承中,创造了面食制作的一整套作法和吃法。

山西面食,以其品种纷呈,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制作方法独特,浇头菜码考究等特点为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增添了奇丽的色彩。以省城太原为集中地的山西面食,主要品种有拉面、刀削面、刀拨面、剔尖、擀面、拨鱼、揪片、猫耳朵、擦面、河漏等,被称为山西的“十大面食”。这些名目乍一听离奇古怪,令人纳闷。其实,它们都是根据制作方法和面食形状的不同, 在群众中相沿成习,约定俗成的。

拉面,又称神面、大拉面。它以精粉、水和食盐、碱面等为主辅料,用温水和面,掌握温度是关键,一般要求冬热、夏冷、春秋温,和好面后稍为放一会,“醒一醒”。然后顺筋摔条,对折神拉,每对折一次称为一扣,七扣左右叫大拉面;九扣以上为“龙须面”。一块三斤左右的面团,可拉两米多长的面条 512 根;再抻两扣,就变成 2,048 根令人叹为观止的“龙须面”。煮熟的拉面,配上各种荤素浇头和三鲜打卤,别具风味,其特点是柔软、筋、韧、光滑。其中尤以晋中平定县的拉面最著名。

刀削面,是山西的主要面食,它与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被誉为我国的“五大面食”。削面的工具为瓦形钢刀,削面的技巧主要在刀功,把和好的面拿在左手上,右手持刀削面。看技艺高明的厨师削面,只见快削如飞,手腕灵,出刀平,面片形如柳叶,又薄、又细、又长,一片追赶一片,落入汤锅好似流垦追月,又象银鱼戏水, 无异于观赏一次精彩的艺术表演。煮熟捞起,配以各种荤素浇头和菜码,具有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消化等特点,适合众口。

刀拨面,其作法是把白面用凉水和制,然后用两头带把的刀拨面,形状呈三棱形,配上荤菜浇头或炒着吃均可,具有筋软可口,不易粘连等特点。剔尖,制作时,把面和得软些,放在一个盘子里,用筷子沿盘边往锅里

剔面条,煮熟后配上大炒肉、炸酱、荤素打卤,筋软爽口,易于消化。

猫耳朵,是晋中、晋北等地区流行的一种风味面食,其用料在晋中一带一般为白面、高粱面,在雁北、忻州高寒地区则用筱面、荞面,称之为“碾疙瘩”或“碾饦饦’。制作方法是把面和好,擀成厚片,切成小方块,再用大姆指在小面块往下一压一蹭,便成了猫耳朵形状,煮熟后配上各种打卤、浇头或炒着吃。这种面食形状美观,颇似猫耳朵,吃起来筋滑爽口,别有风味。它本是民间吃食,国其独特的风味进入“大雅之堂”,受到海内外贵宾喜爱。

擦面,就是把和好的自面按在扁眼擦子上,从擦子眼里漏下,掉入开水锅里煮熟,配上各种浇头,打卤食用。特点是易明嚼,好消化,尤其适宜老年人食用。

揪片,其作法是先和好白面,擀成面片,切成一寸来宽的条,再用手一

片一片揪入开水锅里,煮熟后配上条种浇头食用。这种面制作简单,吃着筋滑,老少咸宜。

河漏,又称饹饹。制作时要使用专门的工具河漏床子。这种河漏床由圆形钢管作臼。它的底部有一排排细圆孔,上面有直径略小于钢管的圆木柱, 连接着整个河漏床。做河漏面时,先将河漏床子架在锅台上,再把和好的面团放在钢管臼里,依靠杠杆原理,将木柱从上往下一压,面条就会从一个个小圆孔里挤出来,垂入锅内。待面压到适当的长度,用刀从下面把面条截断。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或打卤食用。这种面的特点是制作速度快,适宜集市或集体食堂使用,吃着筋滑利口。

拨鱼,制作方法是把和得很软的面团放在一个带把的面板上,一手端面板,一手用筷子把面条一条一条地拨入锅内。因其形状两头尖尖,中间粗圆, 每根三、四寸长,入水似鱼儿跳跃,故名拨鱼。手巧的主妇,一分钟最多可以拨出 190 多条,这种面食具有柔软绵滑,易于消化的特点。山西拨鱼目前已传入北京、湖南长沙等地。从太原迁往北京的“晋阳饭庄”经营的拨鱼和猫耳朵,已成为京都面食佳品。著名作家老舍生前品尝之后,挥笔题写诗句, 赞美道:“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

擀面,是山西农家的家常便饭。把面和好,放在案板上揉匀,用面杖擀开。擀薄,再用刀切成面条。当然,擀面可根据饮食喜好,面片可厚可薄, 面条可宽可窄。煮熟后加上炒菜,即为“干面条”,或与菜汤合做而成,谓之“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