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戏之花——晋中秧歌

晋中秧歌,是起源于太谷,流行于祁县、平遥、介休、榆次、寿阳、清徐、交城、文水一带的一种民间小戏。由于这种地方小戏曲调婉转悦耳,舞蹈优美动人,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所以深受晋中汾河两岸群众的喜爱,形成了独特的戏曲演出习俗。每年正月,晋中几乎村材闹秧歌,有班社的村庄自然红火热闹,没有班社的村庄也要邀请邻村班子演出,妇女们带来凳子坐在前面,男人们踮着脚尖伸着脖子在外面看,机灵的小孩子爬上树权,坐在墙头、屋顶观赏。这些演出活动配合着背棍、铁棍等民间社火,更显得热闹非凡。

秧歌班社出村演出的迎送仪式相当壮观。按照传统规矩,班社正月初一先在本村“亮台”,叫“迎喜神”,随后就到有交往的村庄演出。出村前演员一律化妆,领队的叫做“挑帅”,只见他身芽黑青衣,扮演成三花脸,头戴刀尖帽,左手摇“响花”,右手执“令箭”,很是神气。待三声铁炮响过之后,秧歌队才在本村众多男女老少的欢送下,出发走向邻村。到了对方村口,对方也是鸣三声铁炮表示迎接,然后由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的主持人领着进村,打开场地演出。这样,从正月初一一直闹到二月初二,才告结束。

秧歌,最初起源农业劳动,是农夫们在插秧时为解除疲劳,协调动作而唱的民歌小调,后来也泛指农民在田间劳动所唱的民歌。宋代以后,随着街头歌舞娱乐活动的兴起,出现了“闹秧歌”。明代以后增加了龙灯、狮子、竹马、旱船、高跷等表演。说唱、舞蹈、技艺、武术与民间小调结合,成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性艺术“地秧歌”,或休“过街秧歌”。到了清代,随着晋中一带商业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安徽的“凤阳花鼓”,四川的

《李三娘推磨》、湖南的《采茶》,以及本省的《小放牛》、《出西口》等剧目,先后传入这里。晋中民间艺人吸取外地戏曲歌舞的优点,改造原有的秧歌曲调,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丰富生动的题材,在民歌小曲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创作了新的秧歌剧目,使秧歌向戏曲化发展,逐步趋于成熟,成为活跃于乡间戏曲舞台上的民间小戏的奇葩。

近代,秧歌剧目增多,出现了专业班社,如“风搅雪”、“双梨园”“荣盛园”等,艺术上又吸取了晋剧的表演、服饰、化装、音乐等优势,形式更加完美。

晋中秧歌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戏曲题材很广泛,其中以反映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男女爱情的小戏流传较广。剧目从清代末期至今有三百多个。代表性的剧目有《打冻漓》、《看秧歌》、《偷南瓜》。《打冻漓》反映民国十年左右太谷花庄儿的姑娘杨叶子反对兄长包办婚姻,在打冻漓的时候,得知形貌丑陋的卖冻漓人就是自己的未婚夫,坚决要求退掉亲事, 追求爱情的自由。这个剧目取材于真人真事,具有反封建色彩。《看秧歌》由姐妹二人表演,以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描写姐妹俩到北洸村看秧歌的听见所闻,通过她们的眼展示当时秧歌艺人的表演及群众看秧歌的热闹气氛, 刻划了一对天真活泼、纯朴可爱的农村少女形象。《偷南瓜》以农村独特的生育习俗为题材,由一老一少两个人物演唱。一怀孕的少妇想吃南瓜,而丈夫又出工在外,家中缺米少柴,生计艰难。于是她迳自到王老汉的瓜地偷瓜, 引起一场小小的风波。最后心地善良的王老汉同情少妇,以瓜相赠,小戏以

欢乐的气氛收尾。此外,《游神头》、《送樱桃》、《卖元霄》、《绣花灯》等都是群众喜欢的剧目。解放后整理改编的新剧目,如《李双双》、《槐树庄》、《李二嫂改嫁》也颇为成功,成了晋中地区老少爱看,人人能唱的剧目。

太谷秧歌除了内容上真实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表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理想愿望,题材富有地方特色之外,音乐上运用晋中地区的民歌小调, 吸收融化外省或毗邻地区民歌戏曲艺术的精华,形成一种民歌体的戏曲音乐。在语言上有着浓厚的地方气息,用当地的方言入戏,又用当地的方音读唱,音韵和谐、朴实无华,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衬词运用也很突出,在唱词的主句词之间,加上一定的衬同,听起来更加亲切。例如《看秧歌》里的: “家住(儿在)太谷在沙河,北洸村(就)搭起台(的台台)唱秧歌,咱姐

(儿就)妹走一(儿就)回,又害怕者天爷不定对,耳听(的就)南山里来响了一声忽(儿儿儿)雷。”衬词使整个油调更加活泼和富于变化,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还有快板、歇后语的运用也增强了表现力,使语言更诙谐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