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双塔

双塔,是太原的标志,看见了双塔,也就看到了太原。当一列满载旅客的列车行驶在南同蒲铁路线上,快到达太原车站时,透过车窗,就会看到相对峙的双塔,恰似两根直指云霄的擎天巨柱,耸立在这黄土地上。这就是著名的太原双塔寺。

双塔寺坐落在太原市东南郊郝庄东南。双塔最初的命名是“宣文塔”, 双塔脚下的寺庙称为“永柞寺”。“宣文塔”“永柞寺”的名称早已被人们淡忘了,而民间惯称之为“双塔寺”。

命名为“宣文塔”,是为了纪念明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皇太后李氏。据说,这位当年未得穆宗皇帝宠幸的妃子,曾拜妙峰祖师为师,并向他请教乞子求荣之法。妙峰祖师回答说:“造塔、建寺、修桥补路,能大兴这三件善事,必有上天保佑。”李太后对此深信不疑,于是以做“功德”为名,拿出大量金钱资助造塔建寺。据《太原县志》、《山西通志》说,建造双塔寺的那笔数目惊人的费用,都是慈圣李太后资助的,所以双塔落成后,便以她的尊号“宣文”作为塔名。

寺名“永柞寺”,典出《诗经·大雅·既醉》:“君子万年,永锡柞胤”。“祚”是赐福,保佑的意思。“胤”,指子孙后代。“永祚”为“永锡祚胤” 的略写,意思是:祝君子的天下能够千年万代永久长存,保佑子孙后人代代为君。

双塔寺坐南向北,依山而建,由前院、后院、塔院三部分组成。塔院现存双塔、过殿和后殿。后院现存大雄宝殿、三圣阁、禅堂、方丈等建筑。还有天井中的丁香,牡丹。前院有新辟的牡丹园和书法长廊。布局合理严谨, 景观优雅秀美。

据 1982 年重修双塔时于塔顶发现的铸铁铭文记载:“山西太原府阳曲县城东南郝庄宣文塔万历叁拾陆年吉月吉日兴工至肆拾年吉月吉日完工”,可知双塔建于公元 1608 年正月初一,历时 5 年,于公元 1612 年竣工,距今已

有 380 多年的历史。双塔,相距 16 丈(50 米),取“真言密教以十六数表圆满无尽”之意。

两座塔,南北对峙,并肩而立,既给人以统一匀称之感,又各显其特色。北塔全用素砖砌筑,雕饰情丽,底平面为八角形,每边长 4.2 米,周长 33

儿米,高 54.76 米,上下收分很小,无论遥望近观,都显得豪放粗实,雄伟

壮美。南塔底座每边长 4.60 米,高 54.78 米,琉璃剪边,色彩绚丽,较北塔轮廓更为秀美。两塔的外壁和内壁间都设有折转盘旋式阶梯,拾级而上,可直达最高层。如若登临塔顶,凭栏远眺,太原盆地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远处山峦连绵起伏,晋阳大地绿野平畴;近处汾水波光闪烁。双塔的层高自二层以上有比例递减,塔门按顺时针方向改变。塔表装饰的砖雕,自下而上, 由繁到简,既符合人们仰观的欣赏特点,又节省了工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劈裂。令人叹服的是,造塔工匠当时已考虑到此处地势高峻,当地又多西北风,这些因素都会对高大的塔体以影响,故有意将北培向西略微倾斜,形成一定的倾角,用以抗风力,正塔体,保证高塔坚固耸立。

这一带还有一个传说讲,妙峰祖师和上百名工匠经过 5 年营造,终于把

双塔修到了 13 层。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交工的前一天夜晚,突然阴云

密布,电闪雷呜,下起瓢泼大雨,转瞬雨过天晴,人们发现南塔的 13 层上部

裂开了一条宽缝。这可吓坏了大伙,返工吧,交工的日期已到;不返工吧, 皇上万一知道是要判“欺君”之罪的。眼见大祸临头,人们心急如焚,就在这时,忽然来了一个上了年纪的铜锅匠。大伙问他“能锡塔上的裂缝吗?” 他只是哈哈大笑,并不回答。大家心里着急,没人再去理会他。谁知到了夜半三更,只听培顶叮叮◻◻响过一阵,再没动静。第二天一早,人们发现塔顶裂缝已修补完好,无不兴高采烈,一个工匠爬到塔顶,发现一块砖上刻着10 个字:“不为献皇帝,只为救兄弟”,大伙猜出,那铜锅匠正是人们敬仰的鲁班师傅。鲁班本是春秋时名匠,他绝不会参与双塔修建工程的,但人民群众凭借自己奇特的幻想,把鲁班传说与双塔建造相附合,更增加了双培的传奇色彩。

双塔脚下的永祚寺,是一座建筑别致的古刹。寺中有大雄宝殿和三圣阁。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长 19.35 米,进深 11.30 米,除门窗而外,整个建筑都用素砖砌筑,内部不用梁架,称为“无梁殿”。殿内陈列着三尊铜铸、铁铸鎏金佛像,正中是三米多高的铜质阿弥陀佛立像,左右两侧分别为铁质释迦牟尼佛和药师佛坐像,这三尊像面形丰满,身段匀称,服饰华丽,体现了明代民间艺术家的高超技艺。三圣阁长 16.75 米,宽 9.70 米,也是一座砖石无梁结构。阁内原供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故以“三圣阁”得名。如今,殿内陈列了“全国各地宝塔摄影展览”。

宝塔,本为佛教建筑艺术,自东汉未年传入中国,经历代劳动人民的创造,融汇了中国的民族形式,这里的展出形象他说明了这一发展演变过程, 体现着不同时代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

双塔寺的牡丹园分前后两院。后院的牡丹名曰紫霞仙,是太原牡丹之祖, 年代久远,相传为明代所植。前院牡丹园面积大,品种多,大都为近年栽培。自明代以后,到双塔寺观赏牡丹花会,成为太原人民的重要风习之一。

明代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 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东渡黄河,直下太原,在戎马控榴之中登临双塔寺,写下了有名的《咏双塔寺》:“郝庄两座塔,就把天来穿,穿也穿不上,多放两块砖。”盛赞双塔的高峻雄伟, 抒发了他直捣北京,推翻明王朝的豪情壮志。明代诗人李傅也吟诗曰:“我来欲把星辰摘,到此方知世界宽。”道出了登高的意境。双塔素有“文笔双塔”之称,意思是说这擎天的双塔就象两支笔,那浩渺的晋阳湖恰似大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