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节日习俗

在平定县的节日习俗里,最富有地方特色的是元霄塔火和七月十五送面羊。

元霄塔火,俗称棒槌火。从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平定城内城外,乡镇村落的街道两旁,铺户门前都点燃着一盘塔火。远离县城的偏远山村,只要采炭方便,也要在元宵前后盘上几炉塔火。县城的塔火最为引人,近看火苗四处喷射,熊熊燃烧;远观一盘盘培火连在一起,象一条巨龙飞腾,把整个街道映得通红。它与当地的灯展以及街市上的文艺活动相配合,构成一幅万民齐乐的画图。

制做塔火火炉时,先用条砖铺底,四面留有出灰口,上面以半砖与黄土和泥垒砌,成为高约 1.5 米,火口直径 0.85 米左右的圆桶形状,炉身用麦秸土泥糊抹,趁湿以光滑的木棒朝火眼虚处穿通,留有近百个圆孔。每炉火装150 斤到 200 斤炭块,每天装一次,点燃之后,火苗就从周围的圆孔中喷出, 既御寒,又壮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火炉造型与点火质量也有了提高,许多火炉用生铁铸成,造型也新颖别致,有狮子、老虎的,也有宝塔、罗汉等多种样式。

据《平定县志》记载:“上元前后三日祀三官,灯火辉煌,鼓乐喧天, 里人扮演杂剧相戏,坊肆里巷士庶之家与街市铺面各家门前垒砌炭火焚之, 名曰‘塔火’,俗曰‘棒槌火’。可见塔火最早是用于祭祀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官也称“三元大帝”,就是天官紫微大帝、地官青灵大帝、水官旸谷大帝,这是道教崇祀的三位神。后来渐渐由祭神娱神转变为节日娱人的特有习俗。

平定一带的老百姓解释塔火的来历时,总要维妙维肖地给你讲讲《女娲在平定补天》的神话故事。在平定县的古贝乡有东古贝和西古贝两个村,两个村的附近有两座山叫东浮山和西浮山。两座山之间有个锅底似的大坑,坑旁边有三块大石头,形成“品”字形,当地称为支锅石崖,人们说这就是女蜗补天的地方。传说共工与颛项争帝失败之后,怒触不周山,天塌地陷,洪水四溢,人类毁灭。女娲来到古贝一带,发现许多泥团,就挖了大坑,搬来石头,支起大锅把泥团放入锅内炼成五色彩石。每一锅泥团都能炼出一些五色彩石,也剩一些废石碴。废石碴倒在东西两边,天长日久,堆成了两座大山,这就是东浮山和西浮山。后来,五色彩石把天补起来了,东浮山和西浮山上由废石碴变成的浮石,也成了人们的取暖之源。女娲是否真在这里炼过石,我们无须考证,但这则神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很早就知道这里有着丰富的矿藏,并创造了冶炼技术。实际上,平定的旺火习俗正是起源于当地的煤炭生产。山西素称“煤炭之乡”,煤炭蕴藏之丰富,开采量之大居全国首位,人民长期开采煤炭,用之于生活,用之于烧陶、冶炼,并与煤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遂产生了旺火的习俗。宋代以后更为盛行。

农历七月十五,古平定州有亲友之间送面羊的习俗。据《平定州志》载, 七月“中元日祀先茔,陈瓜果,蒸面羊荐之,以面作羊像,蒸熟送女家”。这一习俗,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节,民间的鬼节三节合一,多种宗教信仰融合而产生的,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道教的中元节,起源于我国古老的土地崇拜,后来在此基础上附会出了天、地、水三官神祗。据说天官能为人间赐福,其生日为上元节,即正月十五。地官可以为人间赦罪,其生日

为中元节,即七月十五。水官也能为人间解厄,其生日为下元节,即十月十五。与道教抗衡的是佛教的盂兰节。盂兰节又称盂兰盆会,是梵文的音译, 意思是“救倒悬”。佛教传入中国后,民间流传最广的佛教故事是《目莲救母》,这个故事是讲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莲看到其母死后,在地狱里受苦受罪,如处倒悬,惨不忍睹。想尽办法营救,均无济于事。就求佛祖救度, 佛祖令他在僧众七月十五安居终了之日,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即可解脱。目莲照办,果然奏效。我国梁代以后仿行,相沿成习。我国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是多神崇拜,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节与民间怀祖孝亲的习俗相吻合,遂由“供奉十方僧众”演变为“送女家”,再发展到现在亲友互赠。

平定的送面羊习俗,使妇女们练就了一双巧手,她们蒸制的面羊一般为二尺多长,模仿羊的各种形态而成,有的卧地,有的微曲,有的四蹄平伸, 有的张口吐舌,有的犄角直竖,勇猛异常,有的耳垂头低,软善可爱。人们以杏核作眼,用面搓绳,缰系双角,看上去生动逼真,情趣横生。除面羊之外,还捏制老虎、狮子、孔雀、凤凰、鹿、兔等各种飞禽走兽,形体为半尺左右,精巧玲珑,逗人喜爱。家庭妇女们制做面羊,需用上好的精粉,俗称“二箩面”,发酵时使碱用量、加面比例都要小心掌握。和面要有耐心,使其揉和均匀,这样蒸出来的面羊才能润泽饱满,不开不裂,长久保存。她们捏面的工具仅有小木梳、小剪刀和铁锥子三种,工艺技术有搓、剪、压、挤等,制作的动物花叶,既不拘于原形的态式,又使夸张符合规律,在似与不似之间,形象传神,能给人以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