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的“小炉匠”行业习俗

晋东南,古代称之为上党,《释名》曰:“党,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它位居太行山脉,境内崇山峻岭,沟壑交错,中国寓言名篇《愚公移山》中的太行、王屋二山就在这里。北有滔滔漳河水,一直流入海河,南有沁河、丹河汇入黄河,交通鲜有纯土专路,多为河畔小道或多石的山路。复杂的地形,丰富的资源,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在县镇山乡, 可看到许多人都在从事着世代相传的手工行业,他们农忙种庄稼,农闲四处走,各行有各行的专业特色,各自有各自的悠久民俗传承。其中最突出的是小炉匠行业。

小炉匠,又称铜炉匠,即钉缸钉碗,补锅补盆及制做各类铜铁器的匠人, 因使用小火炉作业而得名。他们常常是一个师傅,两个徒弟,每人肩挑一副担子,分别装上铁业工具、铺盖及生活日用品,走村串乡,踏遍太原、晋南, 甚至远涉天津、北京。每到一村,他们先找当地最热闹的地方安下摊来,师傅点火生炉,徒弟手提一把钳子或其它铁制用具,走街串巷,登门上户,招揽买卖。不一会儿,三三两两的农妇、老头拿着各种用具相继而来,集聚到火炉旁等侯补修,小炉匠的火炉经济而又耐用,外部用铁皮做成,里面用碎瓮与胶泥缠糊,留下圆形的炉膛,中间隔以细铁条架炭,下面为漏灰渣的地方,旁边接通小风箱。小风箱的下部安装凤叶,上部置放用具。休息时加上点湿煤把火封住,活计紧了风箱忽哧忽哧一拉,红火苗腾腾升起。别看小炉匠使用的工具简单,匠人面部被炉烟熏得仅剩两只亮眼,可做出的活可真细嘿!大至铁锅、水缸,小至酒盅、盘碟、头饰银货,都能修旧利废,令人满意,善良的乡村父老常常拿出米面、煤炭资助他们。小炉匠所供奉的祖师为老君,传说老君曾用八卦炼丹,与炉火有关,所以尊为炉神。因铁业奉老君, 俗称“老君行”。

晋东南的小炉匠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追溯源头,与这里的冶铁史关系密切。上党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几乎县县有煤矿。据记载汉代就有了挖煤的历史,煤炭的使用给冶炼提供了方便。这里的铁矿也很多,早在《山海经》里就说:“虎尾之山,其阴有铁。”“虎尾山”就在今晋城县西北,可见铁的采炼历史久远。明代洪武初年,全国共设置铁所 13 处,上党就有潞州、泽州二处。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上党地区的冶铁工场和制铁作坊纷纷建立,分工日趋精细,产品门类众多,许多产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阳城犁镜、高平铁锅,以及壶关铁锨、长治铁钉都成为当地名产,行销全国各地,甚至飘洋过海销售到印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等国。

在长治县的荫城一带,家家户户都安有小铁匠炉,男男女女都会打铁铸钉,那些家庭妇女常常一边做饭,一边不误打铁钉,打够一定的数量,就送给专收铁货的商号,卖来钱为家庭生计费用。客商、用户对工艺精细、丰富多彩的荫城铁货交口称赞,当地流传的一首民谣是:“荫城铁,荫城炭,离开萌城不能干。”

当地红火中最富特色的“打铁花”,也与制铁手工业民俗相联系。人们把报废的铁犁烨等铸铁,用风箱炉火熔化为稀而不散、稠而不沾的铁水,用木板向高空猛力打击,铁水于空中迸散,顿时呈现出绚烂的色彩,恰似铁树开花。有的青年将铁火对着大树打去,开花后散落在大树的枝枝叉叉之间,

虚实相生,变幻多姿。清初著名学者陈廷敬的诗歌《午亭村灯火》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情景:

“熔炉镔铁盈洪炉,绝技之巧天下无。火树银花幻莫测,凌虚掷地纷骊珠。”

悠久深厚的冶炼制铁民俗之源,孕育了晋东南的铁业手工生产。可是, 在旧时代这一行业并没给人民送来福音,人民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背井离乡,肩挑担筐;四处闯荡,过着艰辛的生活,还常常受到盘剥欺侮,正如一首工匠歌所咏叹的那样:

“口里捱,肚里俭,赚下几个钱,都被银行骗,冤。银币贵,纸币贱、每工赚一千,难买一斤面,冤。

“一年勤,四季忙,劳劳碌碌措军粮。军催饱,官催粮,十室九空呼爷娘。”

现在好了,他们农忙时耕种务本,农闲时凭手艺搞点副业,生活富裕, 心情愉快,用世代相传的制铁技艺为新的生活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