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的九莲灯

山西民歌里有一首的开头是:“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 它反映了山西元宵节闹灯火的民俗传统。每到正月十五元霄之夜,山西各地都要张灯结彩,在街头巷尾挂上红灯笼,或者在门前院内垒起“旺火”。或者在村子中心宽广的场地放焰火,到处火树银花,流光溢彩。据说元霄放灯的最初含义是祭祀太一神。后来佛教传入中国,本土道教信仰与印度的习俗相融合,又增加了“燃灯礼佛”这一层意思,以表达对佛祖的虔诚,使原有的神仙术与佛教礼仪相结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古老的文化意蕴已经淡漠,老百姓认为,灯火寓示着日子红红火火,象征着太平盛世,人心欢乐。山西各地灯火的式样累积达百种以上,但是高平的九莲灯堪称独具特色的一种,它不仅仅是张灯供人观赏,而且还借彩灯表现生动引人的故事,丰富了灯展的内容。

高平九莲灯,流行在晋东南高平县一带,以该县风和村的灯最有名。相传,它是根据八洞神仙赴王母娘娘播桃会、孙悟空偷吃仙桃的神话故事创作而成,故又称“花果灯”。最早演出时共 9 个演员,部画脸谱,手端 9 盏花果灯;因而谓之“九莲灯”。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九莲灯表演人数增加到 3O 至 50 人,男女都可参加,端的灯也不限于花果灯,而是多种多样。众多的演员表演精彩的舞蹈动作,谓之“跑场”,通过艺术造型,呈现出各种队形图案。舞蹈的形式有“串花”、“小翻身”、“蛇脱皮”、“对花”等。演唱的曲调有“三朵花儿”、“太平调”、“上河调”、“四小景”、“混水龙” 等。跑场一般分为四段,每跳一段舞,要摆一个字,唱一支曲,如此反复四次,唱完四段后摆出“天下太平”四个字。场面热烈活泼,令观众心旷神怡。九莲灯的乐器伴奏也有分工,跑队形时用锣、鼓等武乐,演唱时用二胡、笛子等文乐。当地群众运用九莲灯这一传统形式,反映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 根据需要可摆出最新的字样,歌唱着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