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民俗博物馆

丁村,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南 5 公里的地方,距临汾市 35 公里。丁村文化,以发掘出我国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和脊推动物化石而著称于世,说明我们的祖先远在 20 万年前就在这块气候温暖、草木丰茂的土地上狩猎、采集,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形成了富有汉民族特色的风俗民情和文化艺术,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勤劳、朴实、智慧和创造。1935 年筹建的我国第一个汉民族民俗博物馆——丁村民俗博物馆就在这里开放,每天接待着许许多多的中外游人。

晋南从清末民初直到解放以前,广为传承的民俗事项,分门别类地陈列在明清时代建筑的民居里。明代的四合院,房架不高,里外都有彩画,看上去厚重朴实,舒适幽雅。清代的四合院,院小房高,端庄大方,注重雕刻, 装饰华丽。这些古老的明清民居本身就是得天独厚的物质民俗,成为民俗展出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民俗博物馆由 19 座明清民居组成,这些典雅结实的四合院层层叠叠,曲折回环,令人迷离恍惚。展出面积 3,500 平方米, 参观路线 700 多米,内容共有 5 个部分,29 类,包括了节日岁时、人生仪礼、民间游艺、物质交通等众多的民俗事项,连同广大民众内心的企盼与理想、痛苦与喜悦、追求与进取都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熔千古风俗于一炉, 集民情民趣于一馆,令人大开眼界。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岁时节令民俗。走到博物馆人门前,门前匾额上有著名书法家董寿平题写的“丁村民俗博物馆”。步入第一院,门前栽植着葡萄藤、铁树、冬青有次序地分列道路两旁,把人引进古色古香的民俗展室。在10 个展室里分别展出了汉族的腊八、祭灶、春节、元霄、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习俗,诸如腊八粥、灶君神龛、蒸花馍、炸油食、献供品、祭祖先、贺春节、闹元霄、摊馍馍、放风筝、踏青、扫墓、包粽子、赏月、食月饼等古风遗俗应有尽有,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体现了先民们对神灵的敬畏, 对祖先的缅怀,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在“腊八、祭灶”展室里,绘有农家在厨房供奉灶君的图画。相传,这位灶神是受玉皇大帝的特别委派,来到人间管理灶房,了解人间善恶的。每年腊月二十三,他要上天“汇报”一次, 做为玉帝赏善罚恶的依据,正月初一又返回下界。所以百姓对他毕恭毕敬, 流传的《祭灶歌谣》是:

“灶爷爷,你听着,厨房里你见天眊着过,我顿顿省吃又俭喝,抛来撒面是一时错,炉窝里肮脏是娃黎多,你老人家可得担待着。这糖瓜你吃不了全拿上,捎给玉皇爷尝一尝。我这里与你把头磕,上天千万予我把好话说。初一你早点儿回来别耽搁,到咱家吃我蒸下的枣山馍。”

在食品展览室里,陈列有各种民间灶具和食品,墙壁上悬挂着明代理学家朱伯庐题写的条幅:“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含义深刻,耐人咀嚼。

走进第二院,展出的是婚嫁民俗,包括说媒定亲、换贴纳彩、迎亲拜堂、洞房坐帐、喜筵酬客,既沿袭了我国传统的婚俗过程,又表现出鲜明的晋南地方特征。

第三院展出的是人的一生中生、老、病、死的人生仪礼,包括生男育女、满月、周岁、寿诞祝贺、疾病侍奉、丧葬仪式、火莽遗风及私塾教育等丰富的内容。生儿育女,繁衍子孙,这种人类自身的生产,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

产的前提,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生育观,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多子多福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观念,重男轻女又是世人普遍的心态,认为生了男孩可以传宗接代,香火不绝。故生育习俗展室里引人注目的“喜报”有“弄璋之喜”、“弄瓦之喜”,典出《诗经·小雅·斯干》。”璋”,是古代贵重的玉制礼器,“瓦”则是古代纺线用的纺锤,生女曰弄瓦,就是给她玩瓦制的纺锤, 母亲就成了烧瓦之窑,男女的差别不言而喻,庆典的规格也迥然相异,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局限。“祝贺寿诞”完全是一派热烈欢快的场面,厅正中悬挂着祝寿匾额,下设福寿屏。厅里张灯结彩、鼓乐齐鸣,厅正中坐有寿公寿婆,喜笑颜开,其塑像形象传神,栩栩如生。

进入第四个院,集革着精美无比的民间工艺和丰富的游艺民俗。有金盘古镜、唐彩宋瓷、剪纸刺绣、木板年画,姿态纷呈,精致典雅。皮影木偶表演的是《水漫金山》,柱子上的对联上写着“有口无口口代口,似人非人人舞人”,是对皮影木偶艺术的准确概括。

最后一个展院里,是富有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特色的物质民俗,有古老的纺车,沉重的磨盘、厚实的石槽,粗笨的木车等,它们记下了人类前进的足迹,是研究人民生活史的不可或缺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