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 图1

引 言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

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 你看那汾河的水呀,

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庄。

乔羽作词、郭兰英演唱的一曲《人说山西好风光》早已唱遍中国,歌词咏赞了山西的深水厚土。

山西,简称为“晋”,位于华北黄土高原腹地,东有太行山脉,西有吕梁山脉,700 公里长的汾河自北向南流贯全境,境内从北到南依次分布着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五大盆地”。它素有“表里山河”之称,四周与邻省有着天然的分界,东面有巍巍太行山,与河北河南相隔;西面有连绵起伏的吕梁山、深邃险峻的晋陕峡谷,与陕西隔河相望;南面有宽阔浩荡的黄河,与河南毗邻;北面有历经沧桑的长城,与内蒙古连接。山环水绕、地形复杂的自然环境,塑造了这绚丽多彩的景色。

黄河水、黄土地,给山西以滋养和厚爱,使其成为古老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属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圈,远在一百万年以前, 中国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生息与繁衍。山西芮城境内的西侯度遗址、匼河文化遗址和襄汾丁村文化遗址都是原始文化的重要见证。黄帝斩杀 引 言 - 图2尤、嫘祖养蚕缫丝、后稷教民稼穑、尧王建都平阳、舜帝躬耕历山、大禹忘我治水等优美的神话传说都与晋南有关。《诗经》中的“唐风”、“魏风”, “情发于声,讽喻时政,咏叹劳作”,都是来自山西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滔滔黄河几经曲折,至山西河曲转弯南下,环流整个山西,才进入河南, 它记下了悠久的山西历史,也孕育了丰厚淳美的山西民俗文化。在长期的民俗传承中,山西民俗形成了古朴淳厚、粗犷豪放、多元交融、博采兼收的区域特征,使之成为黄河民俗文化中极富有代表性的类型之一。

民俗事象是历史的横向呈现,即使是流传至今的民俗事象背后,仍积淀着深沉的文化意蕴。曲沃扇鼓、临汾威风锣鼓、晋南抬阁都起源于宗教祭祀或迎神赛社活动。芮城奇俗臣河古会更保持了古老的风韵,它们清晰地展示了娱乐民俗由敬神悦神演进为庆节娱人的规律。

山西地处中原农业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接的地带,属于中原文化区。公元 302 年,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效仿北方游牧民族,改“博衣大带” 为上衣下袴的“胡服”,废战车为“骑射”,使华夏文化获得了生机。忻州地区的“挠羊赛”——摔跤习俗,明显受到蒙古族刚勇尚武风气的影响。山西寺庙景观中的儒、佛、道三教合一,多神崇拜,是多种宗教文化交融的结果。

山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它不但以煤炭储藏量多被誉为“乌金之乡”, 而且因为有悠久的戏曲演唱传统、令人赞叹的民歌、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 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摇篮”、“民歌之海”、“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目

前,山西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一窟两山一水”为重点的旅游线路。“一窟”,指云岗石窟;“两山”,为五台山、恒山;“一水”,是芮城大禹渡到河南三门峡的“黄河游”。还开辟了太原、大同、临汾、运城、阳泉、长治等旅游区,自然资源风光奇丽,人文资源古老别致。

这本书从旅游与民俗结合的视点,介绍丰富多彩的山西民俗。不是面面俱到地罗列事象,而是抓住重点加以形象地描述与剖析,让读者闻闻黄土高原的泥土气息,领略汾河两岸的淳风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