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的面塑艺术

在山西农村,面塑这一民间艺术之花,始终伴随着各项民俗活动而开放, 每逢春节来临,婚丧嫁娶,婴儿满月,老人祝寿,都要捏制面塑作为馈赠礼物。忻州一带的面塑,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素相间,用色明快,风格朴实简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忻州面塑在长期的民俗传承中,形成一套复杂的制作程序和严格的用料要求。主料为面粉,须用上好精粉,在发酵时适当用碱,和面时在发面中按比例加入生面,然后把面揉和均匀,软硬适度,使蒸熟的面制品既不开裂, 又不萎缩,光泽饱满,形态如生。制作的工具主要靠手,辅之以小梳、小剪和小铁锥子等。手艺精巧的家庭妇女靠搓、剪、压、挤等工艺、制出各种动物,各色花样的面制品,造型生动逼真,透露出天然的神韵。忻州面塑的形式、用途,均以民俗活动内容变化而变化。

春节将近,民间就要及早动手淘麦磨面,准备过年。从腊月二十三,送灶君上青天后,便开始蒸花馍了。村子里大街小巷,左邻右舍的老婆、媳妇、姑娘都结伙捏花馍,做成石榴、桃、莲花、菊花等各种形状,有的花馍里外部有红枣,既美观又好吃。谁家结婚娶媳妇,更少不了花馍,以寓意“早(枣) 生贵子”。还有一种祭神用的“枣山”,以面卷红枣,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顶一层是如意形图案,上面加制几个面制的小元宝和一条“钱龙”,蒸熟后再修饰着色,特别大方漂亮。

清明节,捏制成小孩人头,俗称“寒食供贤”,里面包有油、盐、小米、麻子调和而成的素馅,用红莲豆作嘴,黑莲豆作眼,饰有面鼻子、耳朵、眉毛,待蒸熟出笼,着色点染,造型生动,稚朴可爱。人们还做一种形似燕子的“寒燕儿”,插在枣树上,逼真形象,情趣盎然。春天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尤其对于以农耕经济方式而生存的农民来说,春天又是播种的季节, 是万物之始,人们对春天有着特殊的感情。自然,人们也不会忘记以面塑艺术表达内心的欣喜。面塑的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

七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互赠面人,俗传始于元代末年,人们以做面人传递起义时辰、地点,借以组织起来反对元朝统治,繁峙一带至今还流传有: “七月十五捏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实际上,农历七月十五本是中国的古老节日,称为中元节,它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合称三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元节成了民间习俗、道教、佛教三者的混合形式:道教在中元节诵经作法,“普度十方孤魂野鬼”;佛门七月十五办盂兰盆会,以百味五果供奉佛祖,以求得解救父母亡灵“倒悬之苦”;中国民间素以七月十五为“鬼节”,在这一天,祭奠先祖之灵。后来目连救母的故事传入中国后,鬼节、普度、盂兰盆会逐渐不分,成为一个多元体,中元馈赠即是在此基础上形成。除了“面人”之外,亲友间互赠面食,还有牛、羊、猪、兔、鸡、孔雀、鸳鸯、狮、虎等,每到七月十五,几乎家家墙上都挂着一串串面塑,小巧玲珑,各具神态,惹人喜爱。

结婚办喜事,男女两家都要蒸很多“大喜馍”和大花糕,摆在桌子上让人品评。一个大花糕往往用面粉达 10 斤,做成圆底盘后,放一层枣,再加面盘,四周饰有花边,上面捏有“鱼钻莲”的浮塑,非常美观大方。在精美的面制品里表达了人们的良好的祝愿。“鱼钻莲”含义丰富,反映了古老的鱼

类信仰,鱼有强大的生殖能力,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以鱼为丰收、繁衍和生命的象征,闻一多先生《说鱼》里解释更为明确:“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等于说男与女戏”,表达了人们祈求生殖的观念。

庆寿祝贺,人们都要送“寿桃”,捏成桃形,上面饰有寓意吉祥的装饰物,染以各种颜色,显得富丽堂皇,倾注了尊老敬老的美好感情,举行丧葬仪礼时,灵前祭奠要摆上用面捏的各种花果、小动物,俗称“小食儿”,这些面塑形态各异,细致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