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与禹的传说

舜和禹都是原始社会后期活动在山西南部地区的部落首领。在晋南,观看舜都蒲坂和禹都安邑等古迹,听与舜、禹有关的传说故事,仿佛把人们带到那悠悠千载的岁月。

舜,号称虞,相传其故里为山西安邑,曾做过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最令人感动的是他忠厚孝顺,勤劳善良的品德,这种品德是通过他与异母弟象的斗争表现出来的。舜在幼年就失去了生母,父亲又娶后妻,生下象。继母和异母弟象都是黑心肠,处处想刁难陷害舜。一次,继母让舜修补仓库, 等舜上了房顶,她们把仓库点着,放火焚烧。幸有神灵保护,舜用两腋挟着两个斗笠,投身飞下,安然无恙。还有一次,她又让舜淘井,等舜下到井底, 她们就用大石填塞。多亏舜事先穿着龙衣,遇险时化成黄龙从井底潜出。也有人说是尧的二女帮助舜巧度难关的。尽管舜历经磨难,受尽欺凌,但他仍不计个人恩怨,对父亲和继母很孝顺,与异母弟象也和睦相处。最后舜的品行感动了后母和弟象,后母和弟象受到良心遣责,改邪归正,变成了好人。虞舜屡遭后母及弟象的迫害而不死,反而极尽孝梯之道,因而被尧看重,把帝位禅让给了他。

本书前文已述:舜在历山耕地时,适遇尧外出巡访,尧王慧眼识才,选中他做接班人,并继续观察他。先是把自己的二女娥皇,女英嫁给他,并送一群牛羊,以考验其理家才能,经过三年,舜家庭和睦,团结相处,一切操持的井井有条。接着让他作官,考验其理政的本领,舜又谨慎行事,诸侯臣服,人民尊敬。于是尧把帝王之位禅让给了他。舜当天子后,到南方出巡, 中途病故,他的妻子到南方奔走,哭得死去活来,泪洒江南竹林,竹竿上顿时斑斑点点,这就是“斑竹”的由来。

禹以治水之功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牺牲精神而声名远扬,传颂千古。中国上古时期曾发生过两次大水灾。一次发生在女蜗、伏羲时代。水势浩茫,水患严重,几乎淹没了大地上所有生灵。乃有“女蜗传黄土以造人” 的传说。另一次洪灾即发生在约公元前 2300 年的帝尧时代。其时,龙门山、吕梁山都来凿斤,混浊的洪水滚滚滔滔,奔泻横流,到处汪洋一片,尧只能带者臣民躲避在树上或山顶,晋南“浮山县”即由此得名。当人门生命受到危胁的紧急关头,才有了鲧、禹治水的壮举。

鲧治水,采用的是筑堤防洪的“堵塞”的办法,堵水需要大量的土石, 鲧曾带领人们挖山取上石,而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后来他偷了天帝的息壤, 触怒了天帝,天帝就打发祝融把鲧杀死在郊野。鲧的儿子禹前赴后继,承接父业,带领人民治理水患,他从前辈的挫折教训中受到启迪,变得更加聪明机智。他采取了前代人从没用过的办法——疏导河流、宣泄洪水的“疏导法”。他全心全意治水,不顾身家,直到 30 岁还没有娶亲,后来担心婚龄太大,不合当时制度要求,才娶了涂山氏之女,刚过辛日、王日、癸日、甲日四天, 便又出发治水。后来氏江、淮河一带的风俗仍把辛日、王日、癸日、甲日作为嫁娶的日子。今天晋南还有许多禹的遗迹,如禹王庙,望夫台、瑶台等。禹与涂山氏一夫一妻又不同于舜与娥皇、女英的一夫两妻。留下了上占时代由一夫多妻制向一夫一妻制转化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