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分段有要领夏祖文

首先,根据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原则,学会分出一般性段落,所谓段落的单一性,指一段文字最好只有一个“中心”;所谓段落的完整性,指在本段要尽量把这个“中心”发挥完整。

这在不同文体中有不同情况。

  1. 如果通过几件事或人物品质的几个侧面而写一个人,那么最好让每件事或每个侧面各分作一个自然段。如《乐羊子妻》写她批评丈夫行路拾遗和中途废学两件事,便分作了两段;《任弼时同志二三事》一文,作者把任弼时同志的崇高品质归纳为五个侧面,使每个侧面备分作一段。

  2. 如果是写完整的一件事,那么事件的每个阶段——起因、经过、结果, 便可分作一段。小学语文第三四册的不少范文就是这样分段的。事情的“经过”部分如果“曲折”较多,那么其中每一个较大的“曲折”便需单作一段。小学课本中的《小马过河》一文的“经过”部分,有小马问老牛、松鼠拦路和小马回家问妈妈这样三个“曲折”,原文便把这部分分为三段。一件事如果涉及许多角色,那么行文中每变换一次角色便可单分一段。安徒生的童话

《皇帝的新装》,其分段方法大抵如此。

  1. 如果按时间或空间方位顺序绘景状物,那么每变换一次时间或空间方位,便可以分作一段。《岳阳楼记》中写阴景、晴景,便各分作一段;《核舟记》中依次写船舱、船头、船尾、船背,都各分作一段。

  2. 写“形散而神聚”的抒情散文,其题材所及往往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宇宙之大,昆虫之细,人事景物等等,兼容并包。那么,每变换一次具体的材料,宜于单分出一段。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先以由大到小的空间顺序点出文题“亭”和文旨“乐”,为第一段;换用朝暮、四时的时间序写亭外景及赏景之乐,为第二段;续写亭中宴和宴酣之乐,为第三段;最后写离亭醉归和为文之乐,为第四段。古文分段是今人整理作出的,编者这样分段十分得体。

  3. 按逻辑文脉行文的议论说明文字,其中每个较大的或较明显的逻辑思维环节,宜独立成段。如采取“合开式”的由“合”到“开”或由“开”到“合”;采取“并列式”的其中并列的每一项;采取“层进式”的每推进一层意思,都以单分出段落为宜。毛泽东同志的《反对自由主义》,兼有合开、层进、并列几种关系,分段粗细得宜,可供效法。

其次,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些文字,要学会分出特殊性段落。这种特殊性段落,只提出某个意思而在本段中不作具体发挥,诸如总提段,收束段,过渡段,强调段等。

记叙文中往往有交代性或概述性文字,说明文中常常有总说性文字,议论文中多用总提论点的文字。这类总提性笔墨以自成段落为常规。而把发挥性笔墨留给下文。

收束性文字包括文中小结和全文总结。文中小结多放在段未;至于全文结论自成段落则屡见不鲜。

过渡性文字,有的放在上段未,有的放在下段初,其重要者可自成段落。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在松骨峰战斗和马玉祥抢救朝鲜婴儿两件

事之间有:“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便自立一段,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也是叙事之中的点睛之笔。

有些话如果需要在行文中突出强调一下,让它单占一个自然段乃是一个好办法。《牛郎织女》一文中有“老牛真会说话了”一句,这是情节发展的契机,便另立一段,引人注目。《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以“活该”二字为一段收笔,笔力干钧,爽心悦目。

在创作分段上,不排斥作家有个人的习惯和风格。但是,如果掌握了以上写作分段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则为个人创作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