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之差的得与失郭书龙

科学需要严谨的作风和求实的精神。这种作风与精神,可以获得伟大的发现;相反,极小的误差,就会导致重大的失误。

1882 年,英国科学家瑞利在测定氧气与氮气的密度时发现,电解水,加热氯酸钾和加热锰酸钾三个不同途径得到的纯氧密度完全一样;但从空气中除去当时已知的各种杂质后得到的氮气与氧气分解得到的氮密度却不一样, 前者为 1.2572 克/升,后者为 1.2508 克/升,相差了 0.0064 克/升,即在小

数点后第 3 位相差一些。瑞利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他没有放过这个小数点

后第 3 位的差别,但又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请求大学的拉姆塞教授帮忙。拉姆塞和瑞利经过悉心研究,认为从空气中得来的氮气之所以重,是因为其中可能有“异己”分子,二人用各种方法,把空气中能反应的气体全部除去。最后还剩下原体积 1/80 的气体无法除去。拉姆塞把气体装入气体放电管中, 通上高压电,从分光镜中看到明亮的橙色与绿色线条,这是已知气体光谱中没有的。由此他们发现了稀有气体元素氩,被称为“小数点后第 3 位的胜利”。

如果瑞利当时忽视小数点后第 3 位的微小差别,也许今天的元素周期表就会少了这个零族元素。

1990 年 4 月 24 日,世界第一台太空望远镜,由美国宇航局发射进入太

空地球轨道。人们指望用它观测 120 亿年前宇宙星体发出的光线,探索宇宙奥秘。然而不久,却出现异常情况,望远镜发回的一些恒星照片如同罩上水帘,模糊不清。这使许多科学家感到失望与震惊。后来宇航局查出了原因: 原来是主镜片形态的“反射式零值悉准器”存在 0.001 米的误差。这小数点

后第 3 位的微小误差,使耗资 15 亿美元,在时 10 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送入天空的太空望远镜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真可谓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人们都为此感到惋借。

这一得一失,是否对同学们有所启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