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写建筑 各具特色

——《苏州园林》与《中国石拱桥》比较阅读赵光昭

《园林》与《石拱桥》两篇介绍建筑的说明文,都注意抓住“物”的特征进行说明,前文是从苏州各具特色的一百多处园林中找出共同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作说明;后文则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多样。

两篇文章都采用由概括到具体的方法结构全文,但两丈的结构方式又各有特点。《园林》采用总分式由概括到具体安排结构层次。作者先总说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然后再以七个方面由主到次,由大到小,分别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美”:①亭台轩谢的布局美,②假山池沼的配合美,③花草树木的映衬美,④近景远景的层次美,⑤园林角落的配置美,⑥雕镂琢磨的匠心美,⑦色彩调配的协调美。《石拱桥》则采用层递式由概括到具体安排结构层次。作者先写“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进一步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 然后再具体介绍我国两座有代表性的石拱桥,一层比一层具体。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两座典型的中国石拱桥,呈现递进形式。

两篇文章的写法各具特色。《园林》的写法有两个特点:第一,用比较法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如将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将园林内的花草树木跟“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相比,表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第二,在说明中适当穿插描写和议论。如第五段,先描写高树低树的俯仰生姿、各种花树相间的情态,然后议论这种设计的艺术效果:“一年四季下感到寂寞。”文中对假山、池沼、树木、花墙等景物的描写,不是为了刻画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而是为了把苏州园林的特点解说得更具体明确。《石拱桥》的写法也有两个特点:第一,举典型事例说明事物。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就举独拱石桥的典型——赵州桥,及联拱石桥的典型——芦沟桥为例说明。第二,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说明。如第五段, 先分析赵州桥的四个特点,然后在段末用一句话综合,“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作者对芦沟桥的建筑进行分析之后,就从我国石拱桥设计施工的角度,鲜明地揭示出“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三个特征,再次做了综合。

两篇文章的语言都准确生动,朴素优美,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文的语言虽属同一风格,但又各有特色。《石拱桥》的语言很注意事实的准确、逻辑的严密。如桥的修建年代,桥长,桥的结构等,在说明时都严格注意知识的准确,该用“大约”时,也决不省略,这体现了作者(桥梁专家茅以升)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的严谨治学的精神。《园林》的作者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大师(文学家叶圣陶),从作家的角度,他更注意遣词造句, 像苏州园林的建造者一样,一砖一瓦不苟且,一字一句见功夫。如“设计秆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句中“自出心裁”一词就更能确切地说明。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在设计和修建上所发挥的各种的创造才能。如果说《石拱桥》的语言以准确、严谨见长,那么《园林》的语言则以准确、生动、和谐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