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筹和筹算

算筹和筹算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重大成就,其出现不会晚于西周。算筹是一种特制的小竹棍,也有用木、骨、铁等材料制做的,在中国古代曾长期作为记数和计算的工具。算筹一般都盛放在算子筒里,出外时则装在一个特制的丝袋(称为“算袋”)里,佩带于使用者的腰部。《汉书》记载: “其算用竹,径一分,长六寸”①,《隋书》则说:“其算用竹,广二分,长三寸”②,这可能说明算筹随着时代不同而变短变小,这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1971 年 8 月,陕西千阳西汉墓中出土了骨质算筹。这些细长圆柱形的算筹,

两头齐整,粗细比较均匀,大多长度为 13.5 厘米,直径平均为 0.3 厘米,按古尺折算,其形制与《汉书》记载基本相符。用算筹表示数字,有两种摆法:

算筹和筹算 - 图1

算筹记数法则是“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①,把同一个数码放在十位就代表几十,放在百位就代表几百,并且纵横两式

交错放置,以免混淆。用空位表示零。如插图上筹式算筹和筹算 - 图2表示数字 1971。这是很完备的十进位置制记数法。这种记数方法简单明确,一目了然,易于掌握,用一些竹筹即可表示任何数字,其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到了汉代, 还出现了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和用黑色算筹表示负数的方法。世界上一些文化发达较早的国家也分别采用过十进制和位置制。例如,古巴比伦人采用位置制,但用的是六十进制。中美洲的马雅人也知道位置制的道理,而用的是二十进制。在罗马数字中,5 的符号是Ⅴ,左边放上 1,是 4(Ⅳ),右边放上 1 是 6(Ⅵ)。10 的符号是Ⅹ,而Ⅸ表示 9,Ⅺ表示 11。至于百、千、万又各有符号。用这种记数法表示较大数目相当复杂。古希腊用 27 个希腊字母

相互配合才能表示 1000 以内的数目,也非常繁琐。古埃及使用的记数法是十进制,但不是位置制。既用十进制又用位置制的记数法,以中国为最早,据现有资料,一直到公元六七世纪,印度才采用十进位置制记数法,而其他国家更要晚得多。十世纪后,印度的十进位置制数码经阿拉伯传入地中海国家和西欧各国,并被称为“阿拉伯数码”。实际上,现在世界通用的十进位置制记数法很可能起源于中国。

用算筹进行计算,叫做筹算。算筹和筹算究竟产生于什么时代,由于缺乏资料,现在还无法肯定。甲骨文中有些记数文字类似于算筹的摆法。西周时期,数学是贵族子弟必修的科目之一。而早在春秋时期,乘法表(即古代乘法口诀,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一一如一为止,亦称“九九”)就已经成为十分普通的常识。根据这些情况来看,算筹记数和简单的四则运算,很可能在西周时期就已产生了。一直到十三世纪的元朝,珠算法逐渐推广之前,

① 《汉书·律历志》。

② 《隋书·律历志》。

① 《孙子算经》。

筹算制度沿用了两千多年。中国古代数学的许多辉煌成就,正是在筹算的基础上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