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三晋:韩赵魏三晋的族姓

韩赵魏是从一个晋国分出的三个国家,习惯上因而简称为三晋。三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史上的重大变化。田氏篡齐和商鞅变法也都是古史上的大事,但比起三家分晋,毕竟是后起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以公元前403 年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分期的标准。他说: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他认为,三家分晋就是礼(名分)的破坏。看起来,他是在批判三家分晋, 但他以礼的破坏作为分期的标志,却表现了他的史识。

春秋后期,晋国的姬姓贵族差不多都衰落、灭亡了,而少数异姓贵族反而富强起来,以致出现三家分晋的局面。

按照传统的说法,韩、魏与周同姓,这并不足信据,三晋的族姓是有问题的。

秦、赵都是以“玄鸟”为图腾的,因此它们可能是殷商的支族。嬴、偃, 大都是太皞,少皞之后,则秦、赵不是姬姓,是显而易见的。韩魏的来源, 也可能不是姬姓。《史记·韩世家》说: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日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史记·索隐》对此已提出疑问,说:“《左氏传》云‘邗、晋、应、韩, 武之穆’,则是武王之子。然《诗》称‘韩侯出祖’,则是有韩而先灭。今据此文云,‘其后苗裔事晋,封于韩原,日韩武子’;则武子本是韩侯之后, 晋又封之于韩原,即今之冯翊韩城是也。”今按,“韩侯出祖”出于《诗·大雅·韩奕》。而据《韩奕》之诗内容看来,韩应与燕(姞姓)相近。周宣王打败了北方戎狄之后,而封韩侯,则韩地不可能在今陕西韩城,而应该在今河北以至辽河一带,故诗中有“因是百蛮,以受北国”。百蛮中有追(■) 有貊,当是北方的游牧部落而后迁于东北境内。

西周之初,晋本在戎狄的包围之中。韩武子已是春秋时人。在韩武子之前,韩的先人也与魏相似,“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血统已经很难证明了。《史记》说他与周同姓,同姓不必同族,似正是存疑之词。

魏之起源,也很可疑。《史记·魏世家》说: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

魏的起源虽然说在武王伐纣之时,但其后“绝封”,沦为庶人,“或在中国, 或在夷狄”就很难保证它必是姬姓了。

以上,是想说明三家分晋是异姓贵族取代姬姓晋国的政权,正象后来田氏之代替姜氏政权一样,而不同于鲁国的三桓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