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胡杏芬

胡杏芬(1914—1940 年),青年学生。笔名净三。1937 年,在北平西山平民疗养院疗养时,结识从陕北经西安到北平治疗肺结核病的邓颖超,并以此为题材写了《李知凡太太》一文。

——编者

胡杏芬,一个普通的青年女子,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周恩来与邓颖超, 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这对“模范夫妻”的名字则早已家喻户晓。

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胡杏芬结识了邓颖超,进而认识了周恩来。于是, 半个世纪的历史便演绎出本文所要叙述的一段动人故事⋯⋯

1937 年抗战前夕,邓颖超化名李知凡太太到北平西山福寿岭平民疗养院疗养,与病友和院中工友结下友情。同室的病友胡杏芬有感于李知凡太太的人格情操,写下了一篇记人散文,这就是《李知凡太太》。在这篇洋洋万言的文章中,胡杏芬生动地追述了邓颖超给予她的深厚的友情和帮助,把“李太太”的品德与作风描绘得栩栩如生,可亲可敬。

胡杏芬生于 1914 年,祖籍浙江余姚。她聪明好学,学业出众,1932 年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其时,她与同学梁敏时同去北平高考,结果梁敏时考入北大政法系,胡杏芬被录取在清华大学。但不久,梁敏时被反动派逮捕入狱,最后壮烈牺牲。而胡杏芬又不幸染上了肺病,被迫住进西山平民疗养院。好友遇害使她悲伤,婚姻的不幸让她烦恼,久病不愈令她消沉,她陷于孤独, 失却了生活的乐趣。正在此时,恰好邓颖超经党组织决定,由陕西来到北平疗养,和胡杏芬同住在一间病房里,她们度过了难忘的三个月病友生活。“太太虽然井没有以医生自负,但的确减轻了我的心理病态的程度。”邓颖超那震撼人们心灵的精神力量,燃起了对生活失去信心的胡杏芬新的生命之火, 待到她们依依借别时,已是莫逆之交的朋友了。

抗战爆发后,胡杏芬跟随她的大哥一家迁居重庆,邓颖超也在美国记者斯诺的掩护下离开北平,两位病友断了音讯。1937 年的一个冬夜,胡杏芬在重庆姐姐家收到寄自外地的署名“邓颖超”的一封信,拆开一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李知凡太太”是个化名。之后,又经已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的邓颖超主动联系,两位病友才重新相逢,胡杏芬也才知道邓颖超就是周恩来夫人,当初她是在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身患多种疾病而秘密前去北平治病疗养的。

经邓颖超介绍,胡杏芬认识了周恩来。她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时,象个天真的孩子,老盯着周恩来的眼睛看。周恩来微笑地问她:“你怎么老盯着我看啊?”胡杏芬坦率地说:“我听别人讲,您的眼睛特别厉害,我看了半天, 倒不觉得,还是挺温和的。”周恩来笑了,说:“对敌人来说,我的眼睛是厉害的,因为要看穿他们的一切阴谋;对于朋友来说,我的眼睛应该是温和的,要尽可能看到他们的困难、要求和理想,努力帮助他们。”这段时期, 胡杏芬几乎每周有二三个晚上去曾家岩看望周恩来夫妇,她将自己的散文和诗歌送给他们看,(其中就包括完稿于 1939 年的《李知凡太太》)向他们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和胸中郁闷,请求指导。周恩来读了她的作品,特别是《李知凡太太》,非常赞赏她作品的清丽文笔和质朴、平实、细致的风格,认为她大有可能成为一个女作家,鼓励她好好努力,在文学上能有所成就;并一

再安慰她养好病,搞好身体,尽管当时周恩来工作十分紧张,但每次见到胡杏芬,总是抽时间同她倾心交谈。他对胡杏芬所代表的这一代青年的思想脉搏是深知熟识的,他耐心地给她讲抗战形势,讲民族前途和青年责任,引导她从个人感情的小圈子里跳出来,投身革命。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接触交往, 胡杏芬在周恩来夫妇的启发教育下,心情愉快,思想进步,逐渐摆脱了胸中多年积郁的阴影。正如她在《李知凡太太》一文中欣喜地写到的那样,她看到了真正“领导群众,拥护抗战,为民族解放,为祖国谋福利的大中华的好子孙”。胡杏芬开始从一个同情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成愿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战士。看到胡杏芬的进步,周恩来夫妇非常高兴, 便把她介绍到当时苏联驻中国大使馆工作,有意培养使用她。

令人惋惜的是,正当胡杏芬在革命的道路上刚刚起步,她的才华刚刚得以施展的时候,病魔又一次向她袭来。1939 年底,胡杏芬病重,她怕把病传染给姐姐的小孩,便搬出姐姐家。独自住到重庆乡下。周恩来和邓颖超为此专程去看望过她,给了她莫大的鼓舞和信心。然终因久病沉疴,胡杏芬不幸在 1940 年秋溘然长逝了,年仅 26 岁。如果不是因为肺病过早地夺走了她的生命,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历经磨难而又有才华的女作者,在社会主义新中国一定会有更多的建树。胡杏芬病逝不久,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去沙坪坝看望同志时,周恩来提议说:“好久不见胡杏芬了,去看看她。”到了胡杏芬住处,才知她已逝去,周恩来与邓颖超心情立刻沉重起来。他们来到山坡上胡杏芬的墓前,面对一抔新土,默默地伫立着,久久不忍离去。此后, 周恩来多次在胡杏芬的同学处提起胡杏芬,询问关于她的一些情况。1943 年,为了纪念胡杏芬,周恩来对胡杏芬的同学说:“要给她立一个碑。”并和邓颖超商定在墓碑上刻两行字:“胡杏芬女士之墓李知凡李扬逸共立。” 周恩来还亲笔题字,请人镌刻在石碑上。后因局势变化很快,周恩来工作太忙,几次安排时间都未能成行,墓碑终未立成。1977 年初,胡杏芬的同学、重庆时期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罗清曾去红岩等处查找这块墓碑,但至今下落不明,留下了一大遗憾。

解放后,周恩来与邓颖超依然记着胡杏芬这位普普通通的朋友,多方打听寻找她的亲友后代。1956 年秋,在北京饭店的一次舞会上,周恩来发现与她跳舞的女青年很像当年的胡杏芬,便问她:“你是哪里人?”女青年答: “浙江余姚人。”周恩来问:“你叫什么名字?”答:“洪调群。”周恩来又问:“你们余姚有个胡杏芬,你知道吗?”答:“她是我三姨。”周恩来一听,高兴极了,舞也不跳了,问起胡杏芬生前身后的情况来。他说:“她是我们的朋友,我很熟悉她。”并嘱咐说:“以后有空,我还要找你,你也可以来找我。”但由于种种原因,此后周恩来再也没有能够见到胡杏芬的亲属。在周恩来身患癌症的日子里,邓颖超曾专程陪他到北京西山去过一趟, 特地去寻找邓颖超和胡杏芬最初结识的平民疗养院故址。

周恩来去世后,几经曲折,邓颖超又与洪调群等胡杏芬亲属接上了联系, 延续着这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故事。1983 年,《瞭望》杂志通过多方努力,四处寻查,于当年第 7 期重新发表了《李知凡太太》一文,此文最初发表于 1941 年“孤岛”上海的《妇女知识丛书》,它的再度“出土”,以及胡杏芬仅存于世的另一篇散文《小许许》隔了近半个世纪而破土问世,均得力于邓颖超当年的热情推荐(《李知凡太太》)和精心收藏(《小许许》)。胡杏芬生前显露出来的文学才华当年就得到周恩来的评估和嘉许,而足可证明此一评

估的,便是她的《李知凡太太》。就连文中主人公邓颖超生前也肯定了这篇作品。1987 年 8 月 17 日下午,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对为她出书一事而来的人说:“写历史上的事,要抓住准确性。《李知凡太太》写得活生生的, 是 50 年前的我,可以看出我那时生活的侧面。”如今,《李知凡太太》和《小许许》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电视剧《李知凡太太》也已公映,胡杏芬、周恩来九泉有知,也会感到欣慰的。

人间自有真情在,由《李知凡太太》一文问世复世的不平凡经历,特别是周恩来、邓颖超与作者胡杏芬之间真挚的交往,深厚的情谊,我们不是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吗。

(仲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