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民族的骄傲周恩来与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 年),历史学家、文学家和革命活动家。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 年南昌起义后,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在周恩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国统区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建国后,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员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

——编者

1976 年 1 月 9 日的早上,晴天一声霹雳,周恩来逝世的噩耗,通过播音员低沉的声音传到了正生病住在北京医院的郭沫若耳中。他惊呆了,悲痛欲绝一动不动地坐在沙发里,倾听着凄婉低回的哀乐,两行热泪顺着两腮不断地下淌。送来的早饭,他摆摆手示意让拿了回去;端来的茶水,他指了指让放在桌上。过了很长时间,他用力地要从沙发里站立起来,但身体刚离开沙发,又一下坐了回去,他自己突然站立不起来了。我马上上前用力把他扶了起来,他很吃力地挪动到办公桌前坐下,用颤抖得很厉害的手,在日记本上写下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的悲壮诗句,以寄托他无限的哀思。

郭沫若的病情顿时加重了,饭吃得很少,觉也睡得很少;泪时常地流, 愁容总挂在脸上。他很快地变得更加苍老,更加消瘦,身体也更加虚弱。但他坚持参加了悼念周恩来的所有活动。

周恩来逝世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大家都尽量不在郭沫若面前提起周恩来。因为一提到总理,就会引起他的悲痛,甚至流泪。就在这段时间内, 郭沫若和我谈了他第一次在广州见到周恩来的情况,以及他和周恩来之间的一些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