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笈重洋

1919 年 4 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国。不久,爆发五四运动。周 4 月返津后, 即全力以赴地投入并领导了天津市这场大规模爱国斗争。反动当局对之进行残酷镇压,并于次年 1 月 29 日,将周恩来等运动领导人拘捕入狱。经过半年

之久的顽强斗争,直至是年 7 月 17 日,周等方获释出狱。但此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迫于反动当局的压力,已将周恩来等被捕学生开除了南大学籍。周恩来陷入失学失业的困难境地。

严修出于惜才,拟为周恩来创造进一步进修的机会,捐资七千银元,设立“范孙奖学金”,举荐周恩来、李福景二人出国留学。此举得到张伯苓赞同,并经南开董事会认可通过。

留学地点,最初考虑去美国。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元价高, 所以决定改去欧洲。

是年 10 月,周恩来、李福景到严府辞行,拿到了旅费千元和第一年用款, 并约定今后每半年汇去学费一次。严修还将一封写给北洋政府驻英公使顾维钧的亲笔信交给二人,信中托其照顾周恩来、李福景。以后,汇给周恩来的资助,按期由严修交李福景的父亲李琴湘寄李福景转周恩来。周、李二人乘轮先抵法国,然后转英。1921 年 1 月 5 日,到达伦敦,周恩来即致函严修,

内称:“恩来、福景入学事,已决定往北部。各大学一切入学手续已办完, 惟俟学校回信便将遗往。”“英国生活程度之高,金镑价格之长,竟超过留美费用以上。”据记载,当时英国生活费用在欧洲是最高的。在伦敦,每年约需二百镑。而法国的生活费则低得多,不及伦敦之半。2 月 8 日,周恩来再次致函严修,信中说,他已得到爱丁堡大学的复信,允其免去入学考试, 只试英文,考期在 9 月,开学力 10 月。此半年中,或往爱丁堡大学听讲,或往法国学法文。行止究如何,现尚未敢确定。

最后,周恩来还是选择了后者。2 月上旬回到了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