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被推举筹建“左联”,从此决定了他大半生的命运——既是一 位作家和编辑,又是党在文化统战方面的重要负责人。

在此期间,上海文艺界——当时作为进步文化中心的革命文艺团体和个

人之间开始了各种论战。

春天,冯乃超在《文化批判》上发表了《艺术与社会生活》;钱杏邨也在《创造月刊》上发表了《死去了的阿 Q 时代》,这两篇文章,都点名批评了鲁迅。鲁迅接着发表了反驳的文章,于是爆发了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之间的论战。

同时创造社和太阳社之间,也展开了论战。创造社的李初梨在《文化批判》上批评了太阳社蒋光慈的作品;太阳社的钱杏邨又在《太阳月刊》上对李初梨进行反驳。冯乃超的文章中又批评了前期创造社的郁达夫和张资平, 形成了创造社、太阳社之间的斗争和创造社内部的分裂。这是 20 年代末期进步文化界的不幸。但这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进步文化界的状况。当时那些作家绝大部分都是 20 多岁血气方刚的青年,经历和阅历不足,难免浮躁。当然这同中国革命总的形势和革命阵营内部的思想状况,也是分不开的。

周恩来去莫斯科之前,已经发现上海进步文化阵营出现的某些裂痕,回国后从潘汉年和冯雪峰处了解到矛盾有了新的发展,便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这是自建党以来,党中央深入抓文艺工作的开始。在周恩来的亲自关心下,中央向文艺界有关代表人物提出“停止内战,加强团结”的指示;为加强文艺界各方人士的联合,还决定成立左翼作家联盟。李立三特意找鲁迅征求意见。鲁迅表示支持,并答允由他出面牵头筹办。接着,就是具体的人选问题了。

潘汉年和钱杏邨等推荐夏衍;在上海的鲁迅和在日本的郭沫若也间接向周恩来推举夏衍。于是夏衍便从闸北街道支部调出,在中央文委的领导下, 他在 1930 年和鲁迅、田汉、郁达夫等 52 人发起组织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接着又筹建左翼作家联盟。当时潘汉年以中央文委书记的身份领导筹建(后由阳翰笙接替)。夏衍是执行委员,还担任了文委的部分领导工作。他参加“左联”领导,不仅因为他的才能被发现,还因为他始终没有参加上述的论争,与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关系都不错,他的实际能力和客观条件,都具有调和鼎鼐的条件。从此,就决定了夏衍的大半生的命运——既是一位作家和编辑,又是党在文化统战方面的重要负责人。

1929 年冬天开始筹备“左联”,1930 年 3 月 2 日“左联”正式成立。从此,夏衍开始了他的专业的文艺工作——包括从事编著戏剧、电影剧本和散文、理论的撰写,文艺报刊的编辑工作,以及文艺各个领域的组织领导和文化统战工作,开始了他的作家、评论家和文艺活动家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