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测量——及时、准确、力求科学】

西蒙在《认知心理学》一书中说: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才能发生学习。罗西(C.C.Ross)与享利(L.K.Henry)也做过世界著名的实验,表明及时反馈对学习的影响是显著的。通过检测,及时反馈学习信息可使教师在教学各个阶段及时分析学生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通常的期中、期末考试能反馈比较准确的教学双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但反馈信息过晚,不能及时矫正教学过程的薄弱环节,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和心理定势一旦形成,矫正就困难。课堂提问、演板、个别辅导、作业分析等是较好的传统测量手段,但只能反馈少数学生的信息,数量过少,范围过窄。作业分析反馈的信息可靠性不够。传统的测验由于没有教学目标作参照,对能力的考查不够明确,因此不能测量能力的水平。命题主要是经验型的, 缺乏科学性。根据教学测量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的原则,具体做法如下:

  1. 根据测量目标命好单元测验、章节总结性测验试题

单元是把各章内容按有机联系划小,每单元授课时间不超过两周。章节测题由全市统一命题。为了不把教学统得过死,单元测题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命题。这二类测验都是一条测量目标对应一道测题,使知识点的要求全部覆盖。能力水平测量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堂测验控制在识记、理解水平上,单元测验控制在应用、分析水平,章节总结性测验可达到综合性水平。

  1. 组合试卷时不按题型编排顺序,而把全卷分为卷

    A(识忆)、B(理解)、C(应用)、D(分析)、F(综合)五个部分并在卷首注明

这样使各个能力水平的得分情况一目了然,迅速诊断出各个学生能力水平达到哪个层次。

  1. 期末测验不可能把全部测量目标全部覆盖,为了增强命题的科学性,必须先编拟好测验蓝图再进行组题

例如:初三物理期末考试测验的双向细目表: 表一

注:括号内表示题数量,全卷共 34 个测题,41 个知识点。

应用水平属中档题,所占比分最大;分析、综合两水平属高档题,控制在 20 分左右;识记水平控制在 15 分左右。

  1.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测量的质量,除传统方法外,还应采取如下方法1)手势法。客观性试题采取打手势的方法。比如判断正误题,掌心向

着老师表示“√”,掌心背向着老师表示“×”。对于选择题,出一个手指头表示选择第一个答案,出二个手指头表示选择第二个答案⋯⋯。教师很快数出全班学生各种手势的比例,诊断出教学的效果,就可决定矫正的方法。如果大部分学生手势打错,表明没有掌握所学知识,就要重新组织教学。还可以有意提问那些选择各个误道答案的学生让他们的错误在全班暴露出来,然后进行针对性矫正。此法可快速准确地诊断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当堂反馈当堂矫正。

2)情意诊断法。就是根据反馈的各种情态信息,比如听课的情诸、眼神,思维的反应,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速度,能否提出各种疑问等来判断教学情况,及时调节和改进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