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分析、矫正、心理共振】

评价就是根据测量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并做价值判断,然后采取各种矫正措施,进行教学调控。使评价由只是评定一个分数的拖尾环节变为贯穿教学全过程,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 能。

评价从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类型分: (1)目标参照系评价

此种评价主要是分析学生的目标达成度,阅卷完毕,让学生自己在卷首的统计栏内填上各能力水平的得分率,然后填写印好的目标参照座标 系。

从图 5 分析可知,该学生不喜欢记忆,综合知识能力差,今后要在这两个方面加强。采用目标参照系评价可充分鼓励学生的胜任动机,使其感到学习成功的欢乐,从而提高学习的信心。

图 5 目标参照分析坐标图

姓名 班级 第 章第 测验,时间 月 日

  1. 常模参照系评价

此类分析主要是评价学业成绩的等等。可先拟出各年级各章总结性测验的常模,发至学校参照。每次测验完毕及时告诉学校年级常模和班级常模,然后让学生填定常模参照座标图(见下页图)。

从图 6 很快可知个人、班级,学校常模的相互位置。图中的各数据为统一拟定的总结性测验实际常模。填好后交给老师,不再另设分数登记册。

图 6 常模参照分析坐标图

姓名 班级

为了使教师很好分析每个学生的动态进步情况,还设计了学业成绩动态分析表(图 7)。

从图 7 中可看出,第Ⅰ象限为二次考试均高于常模的学生。第Ⅱ象限为期中考试低于班常模,期末考试高于常模,这批学生进步大,可总结其进步原因。第Ⅲ象限成绩退步,要及时分析原因。第Ⅳ象限为中差生,要注意鼓励争取进步。

图 7

  1. 比率分析评价

比率分析就是分析各题答对或答错比率,以此来拟定矫正的方法。如下述选择题:

对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固体有惯性,液体、气体没有惯性;C.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这种性质叫惯性;D.物体只有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才有惯性。表二

答案序号

A B C

D

选择比率

20 %

50 %

25 %

5 %

测试后列表(表二)统计选择比率如下。从表中可看出,50%的学生选择第二个误道答案。分析可知是教师在课堂没有进行液体、气体也有惯性的变式训练,学生的思维定势没有得到解决。有五分之一的学生选第一个

误道答案,分析可知是由于学生日常经验的不科学概念对形成科学的概念的干扰,属于思维心理方面障碍,矫正时要采取措施帮助克服。

从矫正方法上分:

  1. 相互评价。对于小单元测试,教师只公布评分标准,由学生交替阅卷。学生在阅卷时对照评分标准,进一步学习解题的规范性要求,更加明确怎样写依据、步骤和答案。实践证明,学生动手过一遍比老师嘴上强调十遍效果好。

  2. 个人评价。就是要求学生自己对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错误之处, 并采取相互矫正措施。克服一看完分数,就把卷子束这高阁的倾向。每次测验阅完卷后,发给本人,然后每个学生对照标准答案将错误及订正填在错误订正分析表(表三)中。

分析错误原因后,在相应栏内的“√”表示。交教师审查。表三、错误订正分析表

错误 订正 错误原因

马虎 审题 记忆 思维

姓名 班级 第 章第 次时间 月 日。

为了便于保管,可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学习评价记载本》,包括常模目标等各类评价坐标图及上述各表格。当然,个人评价应督促学生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1. 教师评价。信息反馈全班带共性的问题,可根据教学的不足之处或学生的思维障碍有针对性采用“变式”进行讲述。

  2. 利用“教学客体”评价。就是充分利用各类书籍,教学仪器、视听材料

等进行矫正。有些问题要选做实验让学生观察思考。使用统编教材的学校就利用《物理通报》杂志社出版的初中物理试验教材作为矫正材料, 收到了较好效果。

  1. 个性差异评价。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学习方法等个性差异是造成学业成绩的重要原因。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就是说要考查一个人做事的结果,他的真实面目怎能隐藏得住呢?为了对症矫正,首先要分析学业成绩差的原因。如采用观察、调查卷、座谈等方法曾在 2 所学校对 87 名差生作的如下几个方面的归因调查,结果如表四。

表四、差生归因调查表

个性项目

比率

家庭影响

5 %

动机

18 %

兴趣

41 %

意志 学习方法

65 % 59 %

各科都差

82 %

物理单科差

18 %

还有采取把差生分类编组的方法,除要求学生制定矫正计划外,教师并分类跟踪辅导。比如对学习方法不好的学生定期介绍学习方法。再有采取评语鼓励的办法,每次测验有针对性地对差生写上鼓励语,使师生的心理产生共振,强化了期望效应,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平行测验评价。有二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经过矫正后根据测量目标再命一套题,要求没有达到 80 分的学生进行第二次测验。如果矫正认真的话,实践证明 75%以上的学生第二次都可以达到 80 分以上。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占用时间多,教师工作量大。再一种方法是把前次测验错误比率占50%以上的题目按其测量目标在下章各次测验中不断穿插这些题目,反复进行强化。这种方法效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