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式课堂结构】

浙江义鸟稠城镇中学李冬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个中心,着重进行的“自学辅导教学法”主要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自己阅读钻研课文,自己做实验,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在 45 分钟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四步式课堂教学结构:1、引起兴趣;2、自学讨论;3、提问质疑;4、深化练习。

第一步:引起兴趣

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准确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要的条件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与主体作用,从而取得最佳学习效果。教师在引入新课时, 要善于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于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则应根据课文内容而定。有时采用科学故事方法;有时结合课文的内在联系,承上启下,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有时则根据课文重点,提出几个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探索的问题;有时则根据课文内容, 做一二个有趣的实验。通过这些方法,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以期达到迅速激励全班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上“物体浮沉条件”一节,先出示三个外形完全相同的乒乓球(有两个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的水)问学生,把它们浸没在水中,它们是上浮呢还是下沉?学生们根据乒乓球在水中上浮的生活经验,说一定上浮。这时,教师用表示怀疑的口吻说:真的是这样吗? 请大家实际观察一下。于是,就在全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把三个乒乓球都浸没在水中,然后放手。结果一个乒乓球上浮,且到一部分体积露出后静止在水面;一个乒乓球下沉,静止在容器底;还有一个乒乓球则悬浮在水中。这时,有的学生感到很新奇,无形中就议论起来。有的

学生则表示怀疑但又讲不出道理由来。接着教师又提出:悬浮在水中的乒乓球,是否浸没在任何液体中都上浮?于是教师就把这乒乓球从水中取出放在盐水中,结果乒乓球在盐水中上浮。这些意想不到的浮与沉问题,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了许多问号,求知的欲望达到了高潮。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来解答这一问题,由于学生带着渴望解决的问题去自学,注意力集中,目标明确,自学效果也提高了。

第二步:自学讨论

自学讨论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因为,自学能力是其它诸能力的基础, 是前提。自学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也可以说主要是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基本内容的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普遍没有自学习惯,有的学生把自学作为阅读黑体字了事。因此,一方面要提出自学的要求,教给自学的方法,如要看懂物理规律、定律是通过哪些例子,哪些实验得出来的? 规律或定律的内容为什么这样提而不是那样提?规律和定律有哪些应用? 自己在规律或定律时有哪些问题等等。另一方面要努力创造搞好自学的条件,如开始时可以指导自学,较难的课文可带思考题自学,或扫除“拦路虎”后自学(即难度大的地方教师先作适当讲解),尽量使新知识处在学生智力发展的“射程”之内,使学生经过自学的努力能够猎取到。

允许学生结合自学进行讨论,其目的是使一些浅显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为继续自学提供方便,节约教学时间;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可在讨论中进一步暴露矛盾,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自学讨论,一般采用这样三个环节:

①通读,让学生粗略地看一遍,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②细研,让学生细细体味课文的内容,不断思考和钻研,分别难易, 明确重点;

③共议,学生 2~3 个人一组,针对各自提出的难点和问题,相互交换意见,共同议论,以便加深理解。

通过自学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掌握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能集思广益,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新见解。

如《浮力》一节,有的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课文中的浮力定义不够完整,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向上托的力叫浮力,这个“水”字应改成“液体气体”。因为课文第二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提到,不但水有浮力,煤油、酒精、水银等所有的液体,对浸在它们里面的物体都有浮力, 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这样的问题,不通过认真看书,并在精读的基础上反复钻研和思考,是不可能提出来的。

第三步:提问质疑

提问质疑,是自学的必然延续,它既是自学效果的反馈,又是学生能力的反映;它既可以纠正死记硬背的坏习惯,又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向书本

向老师挑战的胆略。但是,由于比较普遍的原因——怕问题提不好,老师、同学要笑话,因而开始阶段不敢提问,所以要着重培养。学生提得对的给予表扬,提错了也肯定其态度积极,适当给予鼓励。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回答的尽量叫学生回答,学生一时答不上来的启发后答,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当然,学生提问有时也会提出一些偏题、怪题, 有时尽钻牛角尖;有时又漫无边际。这时教师就要把握时机,适时给以点拨、指导。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循循善诱,把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引导到正路上来,同时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发现新问题。教师可启示大家,其他同学提的问题你有没有想到过,提得对不对、其他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如果叫你回答,你会怎样回答?启发学生在提问中积极思考,真正钻进去。

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是属于简单、浅易,且无共性的,就马上给予解答;如果属于以后才能学到的,就给予说明;如果是与课文重点有关的, 就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增长才干、加深理解,从而拓宽知识面, 把知识学活。例如:在比热的测定一节,有的学生提出,根据课本例子的数据计算得到的比热[0.091 卡/(克·℃)],比表列铜的比热[0.093 卡/

(克·℃)]小,是什么缘故,引起全班学生热烈的讨论。通过讨论,使大家认识到,这不是由于误差,更不是由于例子数据凑合不好,而是由于在测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热的散失,及量热器部分部件吸热不计所造成。大家感到,虽然这些原因课本上未说明,但通过自己的分析,恰实实在在的找到了,这时,学生们真像探险家发现新大陆,战士攻克敌人碉堡一样, 成功的喜悦胜利的骄傲,别人是无法体验的。这种喜悦和骄傲会进一步鼓舞他们向新的目标前进,从而使他们自学和钻研的劲头倍增。

第四步:深化练习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仅仅是掌握它、驾驭它的第一步,要真正做到掌握熟练,应用自如,就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还有,一个新知识的出现,它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原有知识产生错综复杂的交叉,例如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问题,相互的因果关系、依存关系问题等等。怎样使这些知识有条理地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仓库”里,在应用时随时都可迅速而准确地取得呢?这些都需要给学生以练习的机会。为此,在提问质疑后, 就应及时安排练习,以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 开展专题性的课堂讨论,提出一些有争论的质疑地或者选一个趣味性的问题,针对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或自由讨论,或分组讨论,或师生共同讨论,从中找出最合理的答案;

  2. 准备一些能一题多解、一例多用、学生容易“失误”的习题,动笔做一做,进一步打开思路,举一反三,深化课堂知识,使横的纵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3. 教师归纳总结,根据课堂上得出的定义、规律、基本概念、学生讨论、实验和提问中得出的结论,教师帮助列出容易记忆、简单明了的条文, 提到理性的高度,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有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教师加以补充完善。

【四步式课堂结构】 - 图1例如在“物体浮沉条件”一节,在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后,可给学生这样一组练习题:三个体积相同的球,放在水中时静止在不同的位置(如图)。试比较:

①三个球的重量大小怎样?

②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大小怎样?

③每个球受到的浮力和它的重量关系怎样?

④三个球都放在盐水里,浮沉情况又怎样?受到的浮力比放在水里增大呢还是减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又有什么改变?

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浮力、重量和浮沉条件等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系统化,使知识趋于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