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中的颗粒物质

取一份水样,按图 3-9 所示的程序操作,可测得水样中有关悬浮固体物和溶解固体物的各种参数。总残渣包括过滤性残渣(又称总溶解性固体物TDS)和非过滤性残渣(又称悬浮物或悬浮固体物 SS),后者是表征多种地表水和废水水质的重要物性参数,成为水质监测中的必测项目。总残渣又可分为挥发性残渣和固定残渣两部分,它们分别与水样中有机物和无机矿物质含量相关。

天然水体中粒子物质的来源和相应的性质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1. 水体中的颗粒物质 - 图1陆生的岩石碎屑,包括性质稳定的石英(SiO2)、刚玉(Al2O3 ) 或赤铁矿(Fe2O3)等颗粒物。它们是由陆地岩石经各种风化作用碎裂以后, 再经水流、风或海滩波浪作用进入水体。它们密度较大、容易沉降;颗粒的粒级范围较宽,但在某一窄小的沉积区域中有较整齐的粒度。

  2. 粘土矿物,原是土壤的主要成分铝硅酸盐经风化作用生成,再经风或水流载带进入各水体。其中所含水合金属氧化物是水解产物,可能通过凝聚作用而沉降。

  3. 碳酸盐和硅石,是由生物体残骸中“硬性”部分经分散而形成,在营养物供给充分的水体中含量较丰富。通过各种复杂的自然过程,这些颗粒物又常以珊瑚礁等形态聚集在水体浅底部位。

  4. 颗粒状有机物,是生物体残骸中“软性”部分,其中包含生物体碎屑和相当多数量细菌,由它们组成了水体中大多数的悬浮颗粒物。这一类物质中只有很小部分能构成水底沉积物,但在别的沉积物迁移和变化过程中起很大作用。

  5. 天然和人造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种类众多,含量变化也较大。天然化合物多数是一些大分子的碳水化合物、类脂物和蛋白质;人造的包括有机农药、糖脂、重金属水解产物、放射性核素及颗粒状有机物(如纸浆厂排水中的含有物)等。

天然水体中各种颗粒物有不同的浓度和不同的滞留时间,它们在生成过程和迁移过程中受到重力、水力(水平和垂直方向)以及相互之间的吸引力, 最后以沉积物形态汇集于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