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光化学反应

存在于大气中的原子、分子、离子或自由基在吸收一个光子后可引发光化学反应,以分子 A 为例,其初级光化学反应可表达为:

A+hv→A*

激发态分子 A*可通过以下几种可能过程退激:

(1)A*→B +B +⋯⋯ (光分解)

(2)A*+B→C +C +⋯⋯ (与 B 发生反应)

  1. A*→A+hv (产生荧光或磷光)

  2. A*+M→A+M (与惰性分子 M 发生碰撞)

前两个反应导致化学变化,后两个反应导致 A*返回其分子基态能级。反应(1)因与大气污染物光化学降解有关,所以是四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表 8-23 列举了一些重要大气污染物光分解反应过程。

表 8-23 低层大气中一些污染物的光分解反应

污染物

反应

污染物

反应

NO

2

O

3

HNO

2

H O

2 2

NO

3

NO +hv→NO+O

2

O +hv→O(3P)+O

3 2

→O(1D)+O

2

HNO +hv→NO+HO·

2

H O +hv→2HO·

2 2

NO +hv→NO+O

3 2

→NO +O

2

HCHO

HCHO+hv→HCO·+H

→CO+H

2

CH CHO

CH CHO+hv→CH ·+HCO·

3

3 3

CH C(O)CH

CH C(O)+hv→CH ·+CH CO·

3 3

3 3 3

CH CH C(O)CH

CH CH C(O)CH +hv→C H ·+CH CO·

3 2 3

3 2 3 2 5 3

→CH ·+C H CO·

3 2 5

假定由初级反应产生的 A*随即通过上述四过程之一退激,那么 A*生成速率(即光子吸收速率)应等于 A*消去的总速率,A*即处于浓度不变的“稳态”。

由此,将光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量子产额定义为

A* 产生或消去的分子数

φ =

吸收光子数

(8 − 7)

φ 的数值表示所吸收光子在光化学反应中的利用效率,如果在光化学反应中包含有链式反应,则φ >1(某些反应中可达 106 以上);如果在过程中发生光聚合或光缔合,则φ <1。但通常情况下,由于光化学反应是一个分子

吸收一个光量子的结果,所以对上述 A*可能发生的四种退激过程来说有:

4

Σ φ = 1

i =1

A*生成速率应等于 A 吸收光子的速率,且有

式中[A]——A 分子的浓度;

d[A*]

dt k1[A]

k1——对光子的吸收速率常数。

考虑 A*的光分解反应(1),A 在λ →λ 光照波长范围内的一级光化学

降解速率常数为:

k2 =

λ2 σ

λ1

A (λ,T)φA

(λ, T)dF

= λ2 σ

λ1

A (λ,T)φA

(λ,T)I(λ)dλ

式中σA(λ,T)——在温度为 T 时,A 分子对波长为λ的光子的吸收截面

积(cm2);

φA(λ,T)——在温度为 T 时,A 分子吸收了波长为λ的光子,并转化为 A*后,A*的光分解量子产额;

F——太阳光辐照通量(光子数/(cm2·s));

I(λ)——太阳光辐照密度(光子数/(cm3·s)。

对于某些可光化学降解的大气微量组分已在实验室中测得了它们的σA 和φA 的数据,图 8-16 显示了 O3 和 NO2 对不同波长光子的吸收截面,图 8-17 则显示了 NO2 光分解为 NO 的量子产额。

作为分子光分解作用的外因,太阳光辐照通量(或密度)具有变动的数值,主要决定因素有纬度、季节、时刻、气象条件和空气污染状况(如气溶胶浓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