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八旗

皇太极一则是为了团结和拉拢汉族地主与蒙古贵族,加强统治基础;二则是为了增强军事力量,以适应对明战的需要;三则是为了削弱

满洲八旗主旗贝勒和旗内贝勒的势力,借以加强汗权,所以又分别建立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

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在满州八旗中就有十六个汉人牛录。皇太极即位后,到了天聪五年(1631 年)正月,把汉人牛录拨出约二千多人,正式成为一汉军旗,命汉官佟养性统辖,敕谕曰:“凡汉人军民一切事务付尔总理,各官悉听尔节制。”[112]天聪七年(1633 年)七月,皇太极命满洲各户下汉人十丁抽一,约一千多人,由马光远统领,天聪八年(1634 年)五月,正式定名为汉军,以黑旗为标志。崇德二年(1637 年)七月, 汉军由一旗增为二旗,称为“左右两翼”,以石廷柱为左翼固山额真, 马光远为右翼固山额真。崇德四年(1639 年)六月,又分汉军两旗为四旗,以马光远、石廷柱、王世选、巴延四人为固山额真,各领一旗。崇德七年(1642 年)六月,再增设四旗,共为八旗,称之汉军八旗,旗色与满洲八旗相同,每旗设固山额真一人,梅勒额真二人,甲喇额真五人。约有一百六十一个牛录(即佐领),三万三千多人。

天命六年(1621 年),后金攻占辽沈后,归降的蒙古军民,有的已被单独编为牛录,称蒙古军,由武纳格、布彦代统领,隶满洲八旗。皇太极即位后,蒙古归附军民不断增多,大约到了天聪三年(1629 年),将原先的蒙古军扩编成“蒙古二旗”。天聪七年(1633 年),把“蒙古二旗”,分为“右营”和“左营”,以武纳格和鄂本兑同为固山额真,分别统领。天聪八年(1634 年)五月,改“右营”为“右翼兵”,鄂本兑领之;“左营”为“左翼兵”,武纳格领之。天聪九年(1635 年),皇太极将蒙古二旗,扩充为蒙古八旗,旗色和建制同满洲八旗一样,入关之前蒙古八旗,约有一百二十九个牛录(即佐领),二万五千多人。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的组成虽然与满洲八旗相同,但是汉军八旗、

蒙古八旗的固山额真是由皇太极任命,而且可以撤换,他直接指挥这两支八旗军,因此军事实力大增,其他贝勒无法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