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明清松锦大决战第一节 战前形势

天命十一年(1626 年)八月,努尔哈赤病逝,由皇太极继承汗位,当时后金面临着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致使统治动荡不安,因此,皇太极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从而调整了满族贵族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封建君主集权制;发展了社会经济,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整顿了八旗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革新了国家机构,加速了后金封建化的步伐。与此同时,皇太极大批使用汉官,扩大了后金的阶级基础。并且统一了黑龙江流域, 从新满洲得到了充足的兵源。他还竭力破坏和瓦解明朝、朝鲜与内蒙的三方联合,以军事和外交手段迫使朝鲜结盟、内蒙臣服,这就消除了来自东西两面夹击后金的威胁。到了天聪八年(1634 年),皇太极即位时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已基本解决了,后金政权得到了巩固和加强,此时他踌躇满志的说:“今为敌者,惟有明国耳。”[1]天聪十年(1636 年)四月,皇太极弃汗称帝,改后金为清,这无疑是表示向明公开挑战,大举进攻明朝的时机已经成熟,寻明决战,以实现进取中原的战略总方针。皇太极选择明清决战的战场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当时从辽东陆路进

关有两条道:一是经宁、锦入山海关;一是取道内蒙入边,前者雄关险隘,易守难攻,后者道路崎岖,行军不便。他对这两条入关之路并不陌生,早在即位之初,曾两次亲统八旗劲旅攻打宁锦皆受挫败,招致重大伤亡,所以认为“彼山海关、锦州防守甚坚,徒劳我师,攻之何益?惟当深入内地,取其无备城邑可也”[2]。天聪三年(1629 年),皇太极避开宁锦,从内蒙绕道入边,围攻北京不下,次年正月占领永平、遵化、迁安、滦州四城,命阿敏等人驻守,企图以此为据点,西可进逼北京, 东可内外夹击山海关,由于后金兵孤立无援,反使明军得手,被逐出关外,这就说明了未打开山海关大门之前,要想立足关内是不可能的,正如章京盛忠所言:“年来我兵内入,累次破城获捷,而不得坐守其地者, 皆因关门阻隔,首尾难顾,是以得其城而不能保。”[3]皇太极原想入关“夺其无备之城”,在明朝腹地建立据点的意图,又遭失败,使他一时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最后无奈对明施行蹂躏残毁、大肆掠夺的方针, 却激起关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清军所到之处,皆遭到沉重的打击。由上可见,清军几次入关寸土未得,实因“关门未开,盖以关外之八城未得耳”[4]。因为明军控制锦州、宁远、山海关一线,致使清军一怕后路被截断,二怕明兵乘虚由辽西发兵进攻沈阳,所以不敢久留关内。皇太极总结以往清军几次进关的经验教训,深深感到要想夺取中原,必须夺取山海关;要想夺取山海关,必须夺取关外八城;要想夺取关外八城, 必须夺取锦州。不然清军深入关内,兵饷难继,进退失据,必遭失败。因此,他适时地改变了对明斗争的策略,由原先避开明重兵驻守的宁锦防线,转而采用强攻宁锦、夺取山海关、直取北京的作战方略。所以, 皇太极选择锦州作为战略大决战的地方,所谓“定鼎之谟,在此一举, 时不容缓,机不可失”[5],于是“移其兵于东,山海以外日事战争矣” [6]。

此时腐败的明王朝,如同在狂风怒涛中将要沉没的航船,进行着拼命的挣扎。它面对清军和农民军的东西战场,已经无力应付两线作战, 所以在东线战场,采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的防御方针,凭借着坚固的宁锦防线,以牵制和约束清军的行动,而调集主要兵力进攻西线战场, 镇压农民军,这项战略措施收到一定的效果,致使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连遭挫折,张献忠、罗汝才所率农民军诸部兵败“受抚”,因此明末农民战争暂时转入低潮,朝廷乘机把进攻矛头由西线转向东线,崇祯十二年(1639 年)正月,任命总督三边镇压农民军起家的洪承畴为蓟辽总督, 负责主管东线军务,并且密切注视清军向锦州一带聚集,企图突破宁锦防线的意图,所以迅速调兵遣将支援关外诸城。

锦州是明朝设置在辽西的军事重镇之一,它地处辽东湾西北,大小凌河之间,南十八里是松山,松山西南三十里是杏山,杏山南十余里是塔山,东南四十里是海口,海口有运饷之仓,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地理形势非常险要。由此可见,锦州不仅是关内外连接的交通枢纽,而且还是宁锦防线的一个重要环节,担负着保卫关城、拱卫京师的重任。所以,明朝统治者当然不会轻意放弃锦州这个战略要地,相反想凭着宁锦防线有利的条件,企图取得第三次“宁远大捷”,以改变东线战场的被动形势,维护明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正如明山西道御史米寿图所说: “关外之存亡,神京之安危,决于一战。”[7]

综观上述,既然“明清之兴亡系于关外诸城之得失”[8],而锦州则居诸城之首,因此就成了明清双方必争之地,从而导致著名的松锦大决战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