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满族兴起和后金建立第一节 女真诸部的统一

  1.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生活的时代,正值女真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多事之秋。明初,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分为三大部,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明廷为了加强对女真的统治,在女真地区设置三百多个卫所,“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以时期贡”[1]。到了明中叶以后,明王朝对女真进一步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 政治上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使“分其枝,离其势,互令争长仇杀,以贻中国之安”[2]。在女真各部之间制造矛盾,进行离间分裂活动,致使女真社会动乱不安。此外还实行经济封锁禁运,停止朝贡和互市,结果造成女真“男无铧铲,女无针剪”[3],严重地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阻碍了女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军事上经常派兵深入女真境内,大肆烧杀掠夺,使得女真人口锐减,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女真社会发展十分缓慢。同时女真各部的奴隶主,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集中更多的财富,于是“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且骨肉相残,强凌弱, 众暴寡”[4]。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也是“攘夺货财,兄弟交嫉”[5]。以上这种动乱局势,不但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给女真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女真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愿望,都迫切要求从分裂割据、战乱不休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走向和平安定的时期。努尔哈赤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到了人世间。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年), 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里。努尔哈赤的祖先原居黑龙江北岸,[6]大约金朝灭亡以后,迁徙到松花江下游的斡朵里(黑龙江省依兰县)地区。到了明初, 为了躲避兀狄哈人和蒙古人的不断侵扰,由斡朵里经阿木河(朝鲜会宁) 到凤州(吉林省海龙县),再从凤州重返阿木河,几经辗转,直到正统年间,最后在苏子河上游,包括海龙以南,桓仁以西的广大地区定居下来,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森林繁茂,为建州女真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又称叫场)任建州左卫都指挥;父亲塔克世(又称他失)任建州左卫指挥,他们对明王朝忠心耿耿,实心任事,屡受朝廷的嘉奖。由上可见,努尔哈赤生长在建州的贵族世家,这对他一生的成长和政治生涯,都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努尔哈赤的母亲是建州右卫都督王杲的长女,姓喜塔腊氏,名厄墨乞,她生三子一女,即努尔哈赤、舒尔哈齐、雅尔哈齐和一个女儿。努尔哈赤为其长子,自幼聪敏机智,健壮力强、喜爱习武、勤于劳作,颇受父母的喜爱。他十岁时慈母不幸病逝,幼小的心灵遭到沉重的打击, 而继母纳喇氏,名恳哲(又称肯姐),为人十分尖刻,无端“妒之”[7], “抚育寡恩”[8],经常虐待他,因此他更感人世间的冷酷,养成少言寡欢的性格。万历元年(1573 年),15 岁的努尔哈赤带着弟弟舒尔哈齐离

开家,到外祖父王杲那里生活。王杲“黠慧剽悍”[9],“有才辩,能解番汉语言字义,尤精通日者术”[10],由于他文武出众,“建州诸夷, 悉听杲调度”[11],成为当时建州女真的著名领袖。所以努尔哈赤对外祖父王杲非常崇敬,而王杲对机智勇敢的外孙努尔哈赤亦十分喜爱。万历三年(1575 年),王杲起兵反对明王朝在女真地区推行民族压迫政策, 结果兵败遇害,建州右卫遭到明军残酷掠杀,努尔哈赤也被俘,不久获释逃回家乡。这种血与火的现实,无疑给以后努尔哈赤要勃兴女真点燃了火花。

万历五年(1577 年),努尔哈赤娶本部塔本巴晏女佟佳氏(名为哈哈纳札青)为妻后,其父塔克世“惑于继母言,遂分居”,可是“家产所予独薄”,[12]第二年又生了长女东果格格,因此小家庭的生活非常艰难。他为了谋生,便采集松子、人参、药材等土特山货,运到“抚顺、清河、宽甸、■阳四关与明互市”[13]。不久,努尔哈赤毅然离家从戎, 投到明辽东总兵李成梁部下,由于他弓马娴熟,武艺超群,颇受李成梁的赏识,不仅“赞画成梁军务”[14],而且“每战必先登,屡立战功” [15],此外,努尔哈赤勤奋好学,“好看三国、水浒二传,自谓有谋略” [16]。同时,他还结交一些汉人知识分子,深受汉族文化思想的影响。因此,努尔哈赤的身世和阅历,培养和锻炼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开阔的胸怀,成了一名“多智习兵”[17]的出色人才,从政治和军事才能而论, 都远远超出与他同时的女真各部首领之上。

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于万历十年( 1582 年)九月离开李成梁部,取道叶赫,返回故里,以图发展,从此走上了统一女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