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悦耳娱目的适宜刺激

教育信息的发出必须适应人脑这个黑箱,即既得以学生能够接受为前提,又得以促使学生发展为目的。刺激的适宜性是针对学生的可接受性而言的,刺激的愉悦性是针对学生的发展性而言的,有适宜的刺激,学生还只是能够接受,强调愉悦的刺激,是进而强调学生是否乐意接受。只有同时注重这认知的和情感的两个方面,才谈得上促使学生人性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环, 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注意和感知等心理因素,认识其特点,了解其作用,才可能把握住教育美感发生的外部条件。

审美注意是一种对审美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所谓指向,是指主体对美的客体的选择;所谓集中,是主体的心理活动深入到美的客体中去。美学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如你散步时突然遇到一婀娜多姿的女子而驻足,有如你踏青时突然瞥见一朵罕有的鲜花而止步。其意思是,审美注意的出现之际,就是人们一种有目的的系统活动中断之时。对此现象,美学家们赋予了许多不同的名称,如“留心”、“开放”、“孤离”、“日常意识的垂直切断”等等。这些称呼贴切与否我们姑且不论,我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会有“驻足”“止步”现象的发生。其实,这是因为新出现的刺激对人们注意的发生具有适宜性和愉悦性,即人们对这信息感到新奇而不得不注意, 或觉得迷惑,希求了解,从而愿进一步搜集新信息、研究新信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便是无意注意转换为有意注意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不得不注意教师发出的信息,并进而希望探究和解释这一信息,便必须弄清教育过程中审美注意的特点。因为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有时并不象艺术和自然的美来得那样明朗、那样具有吸引力,它可能是比较模糊的、含蓄的,更需经人细思、体会、回味,才可能生出快感、欢悦。因此,这种审美注意亦

便不会感到那么突然中断或开放,而似乎有一个较明显的由选择到深入的过程。据说有一位心理学教师在讲授“注意”这一章时,一走进教室便把一个粉笔蒂往窗外一扔,全体学生不约而同地朝向粉笔飞去的方向(指向或选择),紧接着愕然、目瞪口呆(不解或好奇),教师此时才开口道:“这就是注意。你们想知道它为什么发生,有什么特点吗?”教师开始板书,导入正课,学生会心地笑了,赶紧坐好,摆开了笔记本,聚精会神地聆听(集中或深入)。

这种注意发生的最初一瞬,与对象的美的特征并无关系,而只是受制于刺激对象的一般特性,而教师一旦能很好地利用注意的这一特点,学生就可能顺利地进入集中状态,深入到教师引导的方向中去,并由之感受到教师教学技巧的新美。如此,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又加上愉悦的心情,学习能不成为快事?由此可知,教育过程中的审美注意,即是由指向或选择开始—

—对具有美的特性的刺激物或将产生一种美的意味的刺激物“开放”,而进入迷惑或好奇,进而到集中或深入——对无关刺激“关闭”。

注意只是一种伴随认识过程发生的心理现象,真正要认识和理解新的信息刺激,还必须有其它认识过程参入,感知便是其最初阶段。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统称,它们同属于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其中感觉虽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并不包含事物的意义,但却是一切认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客观与主观之间的桥梁。当事物的某一特性,如颜色、形状、声音、质地等,作用于感官时,人们虽不知其意义,却也可能产生愉悦。这是一种生理性的感官愉悦,而非精神的愉悦,一般动物也可能具备这种现象,据说华尔兹舞曲可使海豚翩翩起舞,摇蓝曲可使鲨鱼昏昏欲睡。人们把这种生理的感受称之为“审美反射”,虽非审美,却是审美经验产生的基础。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但却不是各种感觉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以原有的认知和经验来解释、理解、补充当前感知对象的。如心理学上有名的货币知觉回忆实验发现,人们对硬货币的回忆画比同样大小的硬纸片的回忆画常画得大些。其实,这是需要对人们知觉的影响。审美知觉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只是一种认识判断,还是一种内部的情感模式与外在的形式结构的契合。要促使教育美感的发生,就应该运用审美知觉的这一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只是注重外部信息形式的结构与学生内部认知结构的关系,还得注重其与学生内部情感模式的关系。这便是教育美学一再强调的, 既要使学生能够接受,又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既要调动学生的认知活动,还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对此问题,以往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都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为此,我们极力主张提供适宜的、愉悦的刺激。这要求我们既要注重教育的空间环境,如校园的环境、教室的布置、教具的工艺、教材的装璜、板书的设计、语言的规范等;又要注重教育的时间因素,如教学的节奏、讲话的频律、言语的流畅、板书的速度、手势身姿的自如和恰到好处等。如此, 便可能在学生的认知模式中渗入情感因素,让学生体验到教之美、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