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生美的培养途径

学生美的培养目的是使学生达到学生美的基本要求,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学生。这要求教师围绕上述五个方面做许多具体的工作,但更重要的是, 教师要能够自觉地、深入地挖掘教育各环节中美的因素,激起学生审美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以此来增进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 发挥学生创造美的事物之潜力。

  1. 立教育自身之美,提高审美能力

虽说教育的认知功能和实用功能特别强,但在教育的各环节中也无疑具备有美的因素,鼓励教师自觉深入地挖掘这些因素,立美与教育自身,乃是教育美学的根本要务。如何利用或创造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的美,以促使教育目的的达至,使学生内部的认知结构和情感模式与教育的外部因素契合、同构并相互促进,应有如下三方面的认识。

第一,加强感性形象的教育。

我们之所以强调感性形象的教育,是由美和美感的特点决定的,因为离开了具体形象,美就无所附丽了,学生也自然不可能领会出美的意味,获得美的启迪。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见,要获得事物的形象并不只决定于事物本身的特性,还决定于观察者与对象的相对方位和距离等。主观状态和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都可对形象的获得发生作用。不知道这些,便“不识庐山真面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采用直观教学、实验、参观、访问、手工等活动,在这类似的活动中,讲清观察或操作的目的、告知程序、授之方法,以便让学生获得应有的形象。当然, 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以为只有通过这些活动才能获得形象,教师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社会特别是学校、班级树立的标兵、典范、榜样等等,都可能是一种形象教育。

具体说来,感性形象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三点:首先,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的,但知识的学习却有“反其道而行之” 的意味。因为知识是人类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它是已上升为理性的产品,因此间接地学习知识就无异于由抽象到具体。譬如,教完一个概念常要求学生举例解释,以检查其理解的情况。加强感性形象的教育,就是欲把“颠倒”的东西再“颠倒”过来,重返人类认识的轨道。

其次,有利于记忆的巩固。为获得具体、精确、可靠的形象,人们总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官通道去接触事物,以便形成“立体形象”,使各种感官通道都可在信息的储存和提取时发生作用。

再次,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不只是单纯的听或看,还能去操纵和制作,既有学习的气氛,又有娱乐的意味,还可以使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 学生最乐意为之。美有了载体,有了更多的赖以表现的渠道,学习也由此可能进入自由方式的、轻松愉快的学习。

第二,进行自由方式的教育。

一旦教师能很好地进行感性形象的教育,学生又能觉察到事物的关键并从中得到美的愉悦,教育便进入到自由的领域。所谓自由方式的教育,就是教师无需作更多理论性、规定性的说服,更不用灌输或强迫命令,充许和鼓励学生“想入非非”,甚至怀疑那些“理所当然”的知识或规则,从而能升华或创造新的知识或规则。教师传输到学生头脑的知识原理、道德规范等, 不应该只是为其内部图式“增砖加瓦”,更应该是增加动力或增添润滑剂; 不应该只是扩大其原有的认知结构,更应该是改造其原有的认知结构。由此, 学生便不是敞开仓库式的大脑来添装货物,而是利用工厂式的大脑来对待新进来的原材料——是否可原封不动的接受?是否应对新材料进行加工?怎样加工?要改变旧有的生产条件吗?是否有利于工厂的发展?怎样发展?能如此思考,学生便有了充分的自由,也自会有不断的进步。学生能否形成这种自由思维,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进行自由方式的教育。因为“通过自由给予自由,这是审美王国的基本规律。”画家不会直接告诉审美者自己的作品意在何处;音乐家也不会对欣赏者说自己的乐曲味在哪方;教师有时也同样不必对学生说这个问题就是这样理解。是教师开发学生的智慧,也是教师禁固学生的思想,这种近乎儿戏的矛盾,是因为没有深入挖掘教育中的美的因素。

教师很少注意到美的作用,而美学家又总是说审美理解与知识理解完全是两码事。教育美学的任务,就是要寻找二者的相通之处和相互之间的作用, 就是要用艺术之理去挖掘学生的智慧,去开拓科学探究。如果我们的学生只知道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彩虹是光的反射,动物没有语言等,而不能凭借审美理解,去探寻事物常理之外的东西,想象力必遭扼杀,人类岂能进步!没有美的翅膀,即使是客观存在,也可能用科学和知识的权威给予否认。奇妙的催眠术、神秘的气功等等,不是曾被一些权威人士嗤之一鼻、不屑一顾吗? 曾经有人超越常理,说人能象鸟一样飞,因此有了飞机;也是有人超越常理, 说地球是圆的,因此发现了新大陆;还是有人超越了常理,因此出现了“测不准原理”、“模糊数学”、“拓朴学”、“信息转换”、“突变论”等理论、科学和技术。我们的学生,哪怕他继承了一切现有的科学知识,只要他没有审美理解、审美想象,没有艺术的修养和态度,社会也不可能再向前迈进一步。所以,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理性思维之时,必须注意“色彩信息”的作用,以使学生同时获得美的知识、美的体验从而克服理性思维的制约。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接受中创造,又在创造中接受,因学习的自由就是审美的自由,而“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第三,完成综合发展的教育。

在社会生产力的现有状况下,我们还不可能培养马克思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但学生的发展又必须是平衡的、协调的。大而言之,只有如此,才可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使学生人格得以完整的发展,人性潜力得以充分的发挥,才可造就社会通才;小而言之,也只有如此,才可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 既保证学生人格的完善,又培养社会各项工作所需的专才。既着眼于当前又面向未来,既关注人性的发展又适应社会的需要,这便是综合发展的教育。其具体内容表现在知识教育、品行教育、心理教育、体格教育、合群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综合发展教育是我们当前的教育任务,它以自由方式的教育为前提,又把自己的最终目的指向未来全面发展的教育。

虽说立教育美是培养学生美的根本要务,但由于学校教育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及教育美本身涵盖面的限制,借美育人仍是我们培养学生美的重

要途径。

  1. 在自然和社会中,获得美的经验

曾出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我与绘画的缘分》中写道:“山丘的侧面有那么丰富的色彩,在阴影处和阳光下迥然不同;水塘里闪烁着如此耀眼夺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层一层地淡下去,表面和边缘那种镀金镶银般的光亮真是美不胜数。”的确,大自然到处都有美,就在乎我们能否觉察到它。视美景而不见,闻美声而不察,是人们最易犯的错误。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一燕来而知春光至”,就是一种见微知著的本领。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就可能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在自然界中是如此, 在社会生活中也是一样。只要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的眼睛,有一颗好奇的、探究的心灵,我们随时可在一般的交往中,在众多“凡夫俗子”的身上看到美的闪现,得到各种知识,更不用说在社会树立的榜样身上和报刊、影视、文学等有意识地进行宣传教育的园地里。其实,艺术中所反映的东西,就在我们所处的时空之中、生活之中,我们却常常习焉不察,司空见惯,而一旦成为艺术表现的内容,却顿感耳目一新,恍如初见。于是,人们以为艺术照亮了生活,而不是生活中孕育着艺术。要能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通俗中看到高雅,在习以为常中发现知识,在司空见惯中获得启示,就得有艺术大师善于观察的眼睛和科学家勤于思考的头脑。

要让学生到自然和社会中去获得美的经验,教师必须给予一定的指导。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学生才可能真正鉴别美丑、善恶,达到获得知识、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当前正处在变革时期,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活力,也给文化领域、人民生活带来了生气。当然,也难免会流入一些似美实丑的东西,这并不足为怪,正如人无完人一样,社会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让学生有这种思想准备,切不能把理想中的社会当作现实社会在他们头脑中定型,也不能在歌颂社会光明面时完全忽视阴暗面的存在。学生的心理特点致使他们容易把教师的教诲看作是最正确、最神圣的,由之出现观念或信念的“圣化”。但他们稍大或步入社会以后,社会的复杂性却又使他们“去圣化”,甚至一发不可收拾。青年之所以易产生信仰危机,极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的“圣化教育”没有给学生提供全面的信息,以“清一色”代替了“五光十色”,致使学生抵制教育,或走入社会后感到迷茫、理想破灭。学校教育要有预防措施,要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使其具备一定的免疫力,并保持着美好的理想,以后便可能依据学校的教育,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社会实际而出现“再圣化”,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1. 在艺术活动中,加强美的修美

正如提倡美育的人所强调的美育不是单纯的艺术教育一样,教育美学更不认为自己是单纯的艺术教育学。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是一个相互渗透的并列的关系;而教育美学与这些是一个上下之分的包容关系。若说美育是一个协作者,教育美学便是一个统帅者。尽管如此,艺术教育给教育美学的启迪,给教师教育艺术的帮助,给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却是毋容置疑的。

学校艺术教育主要是授予学生一些艺术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培养其兴趣,提高欣赏或鉴赏艺术的能力。学生若是缺少这方面有意识的、较正规的训练,那么在面对艺术佳作时,就可能至多产生趣味,而无法形成审美,更

无法达至提高审美鉴赏的水平和要求。所谓趣味,是由快感而生判断,其快感可能是生理的,判断也自然是肤浅的;所谓审美,是由判断而生快感,其判 断 是 基 123

于理解认识的,快感也由之更加深刻;所谓鉴赏,是由最初的瞬间印象(知) 与美的满足(情)相结合时,诱发起对更深刻的美的判断(知)之美的满足

(情)。有人认为,美的判断力决定着鉴赏的程度,基于二者的关系,可分为六个阶段:

完全根据单纯的感觉感情,对作品作单纯的判断,此时不能真正认识作品,以得到美的享乐。小学低、中年级大致如此。

渐渐能集中注意,但由于感觉内容相互联系,所以对于美的判断虽能及于作品内容,但不能了解其纯艺术的意味。小学高年级学生大致如此。

开始能以观念内容结合的关系来斟酌作品的内容及形式要素,并以此为判断的出发点。初中阶段大致如此。

美的判断,完全以艺术品的形式,及其技巧上的特质为标准,不考虑其内容。高中学生和高中以上青年大致如此。

美的判断,能依据内容要素(即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及其技巧)与形式要素(即艺术品的全体印象)的相互关系为基础。艺术家及富有艺术教养者属此。

不仅判断作品的价值,并且能判断其年代、作者、作法。这种人大都为古董家,其鉴赏已成为鉴定。

虽然我们并不完全以为这种划分具有充足的理由,同时对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趋向和形式至上的意味也难以完全接受,但它至少给了我们一种启示, 即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应有年龄阶段的模式,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大多数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无法与上述一些阶段相对应。这是应引起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音乐和美术,我们就其有关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音乐有四大要素,即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节奏与旋律都是单音唱歌的基本原理;和声在现代音乐中的作用很是突出,要能欣赏重音唱歌和纯艺术作品的音乐,则必懂和声;音色有如绘画中的颜色,正如无颜色就看不到画一样,听不见某种特有的音色,就无所谓音乐,甚至声音。

无论从民族的发展抑或是个人的发展来看,节奏都是最早掌握的要素, 也是最根本的要素。由于节奏可以独立存在,所以击甄敲竹便成了最早的音乐。节奏的复杂性不是在现代音乐中才出现,更不得错误认为爵士乐、摇滚乐才表现得最淋漓尽致,“正相反,和非洲鼓手或中国或印度的打击乐器演奏者所使用的错综复杂的节奏相比,”西方人“不过是一些新手”。

旋律似乎是生活的必然结果,如呼气时,急发其音;吸气时,即行中止, 依次继续,便为旋律雏形。“如果说节奏使我们想起形体动作,旋律就使我们联想起精神情绪”。

对于同时所发出两种音以上的局部区分或体验其融合而统一的美的情感,是较为困难的,一般要到小学高年级才略有领会。虽然自然也经常给予训练,如蛙鸣、蝉啼、风啸、水流等,常有和声之味,但我们仍只能说节奏和旋律是自然产生的,而和声在一定程度上是理性概念的产物。因此,和声的掌握更加困难。

每个人都天生具备鉴别音色的能力,男低音与女高音想必一般人都不可能混淆吧?但是要区分细微的差别就较难了,如区分单簧管和低音单簧管, 就需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可鉴别了。有了较好的区分音色的能力,便能更好地欣赏作曲家在使用乐器和乐器组合时表现出的目的了。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时,还要认识有关的心理因素,以便更加体现出训练的目的。音乐表现技能和鉴赏力的主要心理因素有:

曲调感,即区别声音的曲调的特点,如旋律的稳定与不稳,声音之间的“吸音力”等。它表现出对乐章的认识,对音乐的情绪反映和对音调的准确性的感受上。

听觉表象,即再现反映音高、音强和音色关系的听觉表象能力。它表现在重现所听到的旋律上,也表现在歌唱上。

节奏感,即从动作上体验音乐的能力,感受音乐节奏和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它是基于感知音乐的时间关系而产生的。

绘画是以线条、色彩、明度为基本要素的。线条:一部分表现为实物的轮廓,一部分是沿着明暗的表面出现。明暗:其层次与音乐中的音乐差别是一致的,不受事物的限制。色彩:其独立性常达到一种能图解某种精神的东西这一程度。三种因素各自或相互结合便能产生出二维或三维空间的图画的统一。依其因素可分析出在绘画中所需的和可培养的心理能力主要有:对比例的估计能力;对明度比的判别能力;对色彩的感受能力;空间的想象能力; 视觉分析器与运动分析器的协调能力等。

儿童绘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涂鸦期。约 4 岁以前,此时儿童肌肉动作不受或很少受视觉控制,涂鸦的形状也是由简单至复杂,一般是由波形至圆形至多形。象征期。此时所画的东西大小、比例全然不注意,成人也看不懂,但却是一个极大的发展,因为儿童可依自己的想象说他画的是什么,开始具有了意义。写实期。此时能依葫画瓢,抓住实物的特点和大致形象来作画。

通过绘画活动或观赏绘画作品,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对心理诸多方面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也带来积极影响,甚至对意志的磨炼、性格的培养也带来好处。绘画教学一般采用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各有其特点。

临摹,即模仿画作绘画。可培养手眼协调的能力。

写生,即以实物为对象的绘画。它较临摹要难,学生常难表现空间透视关系,但也正如此,它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运用透视法表现实物的能力。

想象画,即以头脑中再现的事物形象为对象来绘画,它既可以是学生随意画,也可以是由教师命题画;故又叫意象画或主题画。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凭想象画那些常见不鲜的事物时,经常只能抓住大致形状,甚至不伦不类, 位置颠倒,这说明他们平时对事物观察不够。所以,经常进行想象画或教师事先布置命题画内容,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还能激发他们观察事物的兴趣。

广义的艺术教育决不只限于音乐和美术,自然也不只是由艺术教师担任。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便是融知识与艺术为一体的最好教材;数学的数与形本身也是美的基本因素;体育课的各种运动特别是体操、技巧更是学生喜爱的健美活动。此外,物理的模型设计;生物的标本收集和

制作;化学的分子结构、变化等等,无不包含着美的因素。这些我们教师经常接触,也经常施影响予学生,但并不一定有这一自觉的认识。有了认识的觉醒,并能精心挖掘、组织,各种教育都可能成为艺术性的教育。至于在课外活动中,艺术性教育更是大有市场,各种节日庆祝会、夏令营、春游、野炊等等,均是培养学生艺术兴趣、加强审美修养的好机会。

若能让我们的儿童时时生活在艺术的舞台,他们必将会以自信和独立的个性、健全和完美的心理,走向积极的人生。反之,“如果每日的家庭和学校,犹如一个个的小法庭或小战场,仔细思量,我们能不汗颜?”

  1. 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美的事物

学生的实践不能完全等同于成人的社会实践,它常是以游戏或娱乐活动的形式出现,其创造出的事物也常是社会已有的。因此,可以说,学生的实践创造并不具备更多的社会意义,但对他们的发展而言,却有着极大的心理意义。

儿童的游戏常常是对成人活动的模仿,而模仿与游戏本身又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在游戏中必然有模仿,而儿童模仿的本身又常是一种游戏。德国艺术家朗格在其巨著《艺术的本质》中主张:游戏是孩提时代的艺术,而艺术是形式成熟的游戏。因此他对各种游戏都找出了一类与之相应的艺术,如:

听觉的游戏⋯⋯音乐; 视觉的游戏⋯⋯装饰; 运动的游戏⋯⋯舞蹈; 戏剧化游戏⋯⋯戏剧; 建设性游戏⋯⋯建筑; 看图书⋯⋯绘画;

玩洋娃娃⋯⋯造型艺术; 讲故事⋯⋯咏史诗。

当然,各种游戏与艺术种类的搭配并非就如此天衣无缝,某一种游戏可能有多种相呼应的艺术;某一类艺术也同样可贯串于多种游戏之中。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各种游戏或活动之中设想与其相关的艺术,并作有意识地引导, 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相应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虽然在理论上我们不完全同意艺术止于成熟的游戏(这实际上只承认了艺术的娱乐或消遣功能),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忘记:游戏是幼稚的艺术。如此,教师对学生美的培养才会更具备自觉性。

准确地说,学生的实践创造只能算是一种“再创造”和“再评价”,它是学生依据对象所提供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而形成的,这是主观能动性作用的表现。小说搬上银幕之所以较难成功,就是因为编导的“再创造”和“再评价”不一定能适合广大观众对原小说的“再创造”和“再评价”, 因为“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哈姆莱特”。可见,欣赏者不是简单地接受作品内容,他会给对象以自己的“补充”以至“改造”。同样,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接受知识教诲和娱乐模仿成人活动时,也会有自我的参与,不会是完全被动的接受或模仿。所以,在不少情形下,教师切不可强求学生留下同样的印象,形成同样的观点,采取一致的行动,而应更多地激发学生过去的经验,形成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才不致于制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限制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学生创造美的事物之根本,就在于学生能创造性地理解知识、创造性地

掌握技能、带有个性地欣赏艺术、带有个性地学习榜样。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的实践,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为创造力要‘培育’而不要‘训练’。培育的重点是相信儿童‘能’自动地学习,自由地创造。成人的工作是提供环境、塑造气氛、设计活动,及给予‘适度’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自觉的行为,“要启发幼儿的潜能,父母和老师要先尝试开放自己、启发自己的潜能;⋯⋯成人启发教育的根本要务,是不断地检讨、反省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