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活动的组织艺术
- 目标管理术
教育过程中的任何活动都是围绕着某个目标而进行的。所谓目标就是预期的活动成果,是活动奋力争取达到的未来状况。它在活动的计划、运行、检查、总结的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明确、清晰、具体的活动目标提供了活动的方向,决定了活动者的决策,可以使活动者认真考虑活动带来的变化,帮助活动者确定自己的适当位置;明确具体的目标有助于活动者选择和确定达到目标所需的方法和材料,可以为活动的检查和评估提供标准;另外, 明确具体的活动目标有助于活动参与者之间,活动参与者和指导者之间的交流,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和歧义。
活动目标从性质上分有观念性目标和指标性目标两大类。观念性目标是由活动的主要任务决定的,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出活动主体未来的状况。指标性目标也就是实现观念性目标所需要的一系列具体指标,它是组织活动和评价活动的具体标准。没有观念性目标,活动会失去方向,没有指标性目标, 活动的运行就不可能落实。
教育工作者在组织教育活动时,首先要善于选择和确定目标。教师要研究和了解学生的情况和特点,从实际出发,向活动主体提出一个能够振奋人心,鼓舞信心,并经过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这样的目标要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掌握,便于记住和履行。同时要具体明确,不仅有观念上的总体表述,也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细节要求。
其次,教师要善于进行目标导向。要帮助学生分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哪些有利因素,哪些不利因素,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目标,使之成为完全自觉的要求。
再次,目标一经提出,一经为学生所掌握,就要围绕目标开展活动。教师要严格地、坚持不渝地引导和督促学生按预定目标进行活动,丝毫不能放松。
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活动中完成目标的程度给与明确的评价和奖惩。同时,要让学生在活动的全过程中学会自我检测,既学会及时纠正缺点, 又能为已取得的成绩所鼓舞。
- 威信利用术
所谓威信,实际上就是一种影响力,即在与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教师的威信是有效地影响学生活动的重要条件。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师威信的作用。
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社会对教师的态度,教育行政机关对教师的态度,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等,但教师本身的条件对教师威信的
形成是最根本的因素。教师如果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专业造诣深,尊重学生人格,了解、关怀和热爱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作风和仪表等,就会成为真正有威信的教师。
教师威信对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效果影响很大,这是因为:学生对具有良好内在素质的教师有一种崇拜和依恋的心理,对社会赋予教师的特定的职业角色有一种畏惧心理。再加上学生的模仿性特别强,很容易受到暗示的作用。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确信教师指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就会产生活动的主动性,积极自觉地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同时,具有威信的教师的情绪和行为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模仿,学生往往不加思索将教师的指示和观念付诸于实践。教师的威信越高,暗示的效力也愈大。这样,教师应该通过正确的方法努力培植自己的威信,对于有损于自己威信的品质应该努力矫正,对有损于自己威信的言行举动应该尽力避免。
教师在运用自身威信组织教育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注意威信的效力范围。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威信的信服是有一定范围的,即使低年级的学生也同样如此。在一定的范围内,学生由于信服教师的威信而接受和听从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教师威信的效力就会受到影响。如,当活动的组织性不强时,活动的目标以个人目标为主体时,活动受到其他社会因素如家庭和伙伴的制约时,教师的威信效力都可能下降。所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必须十分谨慎,不应一味使用威信,要常常考虑到它的效力范围①。
第二,教师要善于把在威信影响下提出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的愿望。教师威信的提高和运用并不是目的,而是保证教育活动效果的有利手段。以为只要有了威信,学生就会毫不怀疑地接受教师的要求并长期坚持下去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这是因为,学生由于教师威信高而接受他的要求,这仅仅只是一种凭感性和情感体验而采取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建立在理性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因而,一旦遇到其他影响,就可能放弃教师的要求。所以, 教师在利用威信提出要求后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善于通过循循诱导、耐心教育使提出的要求化为学生的自觉愿望。务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才能保证教育活动有效地开展,也有利于教师威信更进一步地提高。
第三,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能滥用已形成的威信压制学生,剥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树立和保持教师的威信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不矛盾的。教师利用威信组织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更加迅速地调动积极性和主观性,遵循教师提出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开动脑筋, 积极思考,取得成效。如果利用威信压制学生,不仅不能使活动取得好的效果,最终也必然使教师的威信下降。这是每一个教师都要注意的。
- 反馈交流法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重要概念,亦是当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把施控系统的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系统后产生的结果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在教育活动中,反馈交流法主要是指教师不断根据效果来调节活动的方法。效果本是由活动产生的,但它却可反过来调整和指引活动。以反馈交流法调节活动一般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如果施控者的给定信息与活动结果的信息的差异倾向于加强活动正在进行的偏离目标的运动,那么它就使活动趋向不稳定状态;如果两者之差倾向于反抗活动正
在偏离目标的运动,那么它就使系统趋向于稳定状态。前者称正反馈,后者称负反馈。在教育活动中,一般是用负反馈来调节和指引活动的进行。
教育活动的组织和进行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进行着心理反馈的过程。这个反馈过程是由几组对应的反馈关系组合成的。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馈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反馈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反馈关系;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的过程看,还有社会其他要素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反馈关系。在这些多角的反馈中,最基本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馈关系,它决定着其他种种反馈关系。
教育活动中的反馈交流表示为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在空间上的往返关系,在时间上的前一步和后一步的上下承续关系。学生的反应,是对教师上一个要求、意图、情绪和动作发出的,而当这个反应送达教师后,教师要进行自我调节的是下一个要求的意图、情绪和行动。于是,前一步的果成了下一步的因,活动便顺利进行下去了。在活动中,所谓果,见之于学生,所谓因,出自于教师,这条因果承续线是在来回往返之间得到延伸的。这就是教师运用反馈交流法组织教育活动的根本意义。教育活动的连续性,即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断递接中,那种全然不考虑学生因素而服膺一系列先验、自足的教育技巧和组织技能,是不符合教育活动的本性的。
教师在运用反馈交流法组织教育活动时,应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发表意见和看法、提出问题的机会和场所。在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中,教师极端忽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发指示,学生去服从,教师“一言堂” 和教师说了算的弊病非常严重。这严重窒息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教育活动沉闷,单调而乏味。要想使教育活动中的反馈交流顺利进行以保证良好的效果,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观念上务必端正立足点,克服以往的弊病, 高度重视学生的作用。在教育活动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的全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和看法,即使是不妥当的,也要让学生讲出来;要安排专门的时间和恰当的方式,使学生不仅想讲,而且有机会和场所讲。只有这样,才能使真实全面的活动信息送达到教师那里,以便及时改进活动的方法,以求最佳效果。
第二,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网络。教育活动中的反馈交流实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活动中的各种因素都在变化之中,从而对活动结果发生影响。为了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不仅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而且学生也要及时了解教育者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网络。
在教育活动中信息沟通网络常常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只有单一的信息通道,使信息沟通过于狭窄,出现信息“梗阻”现象,大量的信息不能上传下达;由于信息沟通过于间接和缓慢,使信息沟通出现信息“衰竭”现象,一些重要的信息变得不重要了;由于正式的信息沟通网络不完善,就会出现大量的非正式信息渠道,造成信息失真和失控现象。因此,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建立多渠道的比较直接的信息沟通网络,完善正式的沟通渠道,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 厌倦克服术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教师总是想尽办法,别出心裁地使活动有一个新奇的开始,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各项心理活动都能有效调动和有机配合,形成积极活跃的状态。但又常常有这样的情况,随
着活动的进行,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出现疲顿和萎靡,对这项活动不再感兴趣, 注意力集中不起来,精神恍惚,思维水平和操作水平下降,严重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我们说,这就是学生出现了心理厌倦。引起学生心理厌倦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但它的实质则是由于注意力分散而带来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兴奋性的降低。所以,如何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学生旺盛活跃的心理状态,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克服心理厌倦:
第一,要在活动的开始形成学生有意注意状态。在教育活动的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十分必要的,很多教育工作者常常在此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但一些人往往满足于眩目的新奇或突然的刺激。其实,在教育活动开始时, 吸引学生的主要武器主要不是什么不平常的新奇事物和言行,而应是对一种趋向的指示或暗示。这就是说,活动的开始应该立即投入一种向纵深伸发的趋向之中,并且用指示或暗示把学生的心理趋向逗引得更远,使他们急切地逼视着活动趋向。这才是一种比较令人满意的开始。
以眩目的新奇或突然的刺激引起偶发性的注意,与根据方向性的预示而产生的追索性的注意,显然是两种很不同的注意。在心理学上,前者称之为无意注意,后者称之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虽然也能有效地起到唤醒和吸引学生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没有精神准备,常常有眼花缭乱之感,常容易出现热闹而至厌倦、紧张而至浮浅的倾向。有意注意与此相反,是一种以学生的自觉性为前提的注意,这种注意一旦产生,学生就会主动地调动自己的意志,排除种种干扰,集中精力追索活动的前景。有意注意未必与热闹、新奇相伴随,却深沉执着,难于改易。
在活动开始形成学生有意注意的手法最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活动开始时,教育工作者清楚地、生动地、有力地提出活动的目的要求,并讲明此次活动在生活中的具体意义以及在教育活动体系中的地位。教育经验表明,学生愈能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就愈能产生向往和追求的意向, 进入良好的有意注意状态。二是在活动开始时就提出涉及活动基本性质和方向,学生既有些熟悉又不能清楚回答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有意注意。这一点我们将在下面阐述。总之,教育活动免不了要引起和利用学生的一些无意注意,但应该以有意注意为主,在活动的开始,则应尽快地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入有意注意。
第二,要善于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在教育活动中, 开始时的“先声夺人”固然很重要,但决不能以此决定全部活动的成败。倘若无力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下去,那么,精采的开头反而会成为一种自我嘲弄。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长久维持,克服心理厌倦,有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精心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提出,使学生时刻处在一种生疑、析疑和解疑的氛围和过程中,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心理活动的兴奋性及组织状态。我们这里所讲的创设问题情境中的“问题”,不是那种很简单的一问一答式的问题,如“对不对?”,“是吗”等,而是具有多重心理功能的综合性问题,它暗示了活动的趋向和活动中一定的操作方式,引人兴奋,发人深思,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也可以说,它更类似于一个“课题”。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和解答,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等各种心理系统将不断
变化和重组,掌握或同化外界的刺激。在这样的活动中,心理活动的张力将得到维持和加固,心理厌倦将自然得到抑制和克服。
从教育艺术的角度来看,创设问题情境中最重要的是大问题的构成和小问题的连缀。所谓大问题的构成,就是在教育活动的开始就要提出问题,这个问题是对此活动全部实质的暗示,这样从开始提出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 就成了“大问题”,即问题情境的基本框架。没有这个大问题,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的方向就会随意晃动,甚至还会因失去了最终目标而使注意力焕散。然而,如果仅有这个大问题而没有一系列中间环节,就好像河水光有流向目标而没有坚实的河道,水仍然难于抵达。但这一系列的中间性环节, 不应该是对所提出的问题的反复提醒,也不应该是离开了主要问题的任意发挥,而应该是自然地出现在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的路途中,呈现为一步步实质性进展的小问题。学生心理潜伏着大问题,但他的注意力所面对的却是一个个接连不断的小问题,波涌浪迭,峰回路转,最后抬头一看,原来已到了大问题彻底解决的时分。教育活动结构的严谨性,正是本之于它的大小问题组合的连贯性,本之于它调动和保持学生注意力的周密性。如果没有小问题的连缀,即使一个很好的大问题,也可能会使全部教育活动松散而没有效果。
第三,在教育活动中适当地开展竞赛。竞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这种方式以积极的手法唤起学生潜意识中的好胜心和好强心, 使学生在威信性动机和自我成就动机和激励下,保持亢奋的心理状态,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国内外均有一些实验证明,由于在竞赛中学生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活动效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要好得多。例如,切拨曼(Chapman,J.c)和费得(Feder,R.B.)对五年级两个等组的儿童进行十天(每天十分钟)的加法练习对比实验,其中无竞赛组只是由于个人兴趣和严肃的学校工作条件而活动,有竞赛组做加法时还有一个“为了每天统计表上登记分数和红星”的诱因。后一组竞争的动机加强了加法练习,结果竞赛组的成绩优于无竞赛组①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广泛地运用着竞赛的方法。如,“看谁小红花戴得多?”“操行评分比赛”,“看谁是第一名?”等等,都证明了竞赛在教育活动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维持心理活动效能的积极作用。当然,有必要指出,过于频繁的竞赛会制造出过度紧张的气氛,加重学生的负担,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失去激励的作用。故采用竞赛的方法必须慎重、适当,才可能产生出最佳效果。
组织教育活动的艺术并不限于上述几种,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论到。随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深入拓展,将会有更丰富的教育活动组织艺术出现。我们衷心期待这种局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