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美在教育实践中发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真理,指出社会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活动,是主观见诸客观的活动,是改造世界的能动的斗争过程。因此,从实践的观点而不是静观的观点,来认识教育美的本质、教育美的发生、存在和变化,应该是我们基本的出发点。

  1. 教育实践是一种中介结构

教育活动是人类的实践方式之一,它具有超生物的性质。这种超生物性表现在人类的教育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传授活动,它不仅仅以自身作为自然力作用于对象,更重要地是人类教育活动使用了各种教育“工具”。①“⋯⋯人的万能正是表现在他把整个自然界——首先就它是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言,其次就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而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如果不说现成生活资料(例如果实)的采取(在这场合,人自

己的身体器官是唯一的劳动手段),劳动者首先直接占领的东西,并不是劳动对象,而是劳动手段。因此,自然物自身也就成了人的活动器官。人把它合并到他自己的身体器官中去,⋯⋯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生产手段是人类的超生物肢体。使用工具的活动,经历史演进而展示出来,表现为使用、制造、创设、更新生产手段的无限历程。

教育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它在构成和性质上与生产实践有着同源同构的关系。从构成上看,生产实践包含着两个对立而紧密结合的要素:生产工具和人使用生产工具的活动。既不能脱离生产工具谈人的实践, 也不能脱离人的能动活动来谈工具。教育实践包含着教育手段与教育中主体使用教育手段的活动,我们既不能脱离教育手段来谈教育实践,也不能脱离教育中主体的能动实践活动来谈教育手段。使用的手段与使用者的活动相互制约,相互塑造,建立起一种不断进化的动态结构。从性质上看,无论是生产实践还是教育实践,它们在人类的目的性活动中处于中介的地位,所以我们称这种动态的结构为“中介结构”。正因为如此,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教育实践的历史演进过程,它首先表现为教育手段的使用、创造、更新的无限历程,离开这一个根本特点,就是违背唯物主义,就容易陷入唯心主义、唯意志论的沼泽,使教育虚假、空泛、脱离实际。在这点上,我们曾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

但是,教育实践也有着自身的特性。与生产实践相比,教育实践主要是一种精神生产领域,而后者主要是物质生产领域。表现在“中介结构”的构成上也各有特点。实践作为一种中介结构有两个方面:能动方面和外化方面。能动方面是使用者的活动,外化方面是所使用的手段。从物质生产实践看, 其外化方面是生产资料的材料、能量和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能动方面是人类大脑皮层中同使用工具的肢体活动相应的、运动中枢与感觉中枢相配合的反馈性神经联系系统的结构及其心理活动功能水平的不断提高。从教育实践来看,其外化方面主要是社会意识物态化的客观承担者、符号的物质形态结构的多样化、复杂化、丰满化;其能动方面是教育实践主体使用、制造、创设、更新符号活动的多样化、复杂化、丰满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教育实践这种中介结构的能动方面和外化方面表现出相应对称的双向发育使得教育实践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培养出愈来愈多、愈来愈好的人才。理解了上述问题,我们就可以回答教育实践对教育美产生的重大意义。

  1. 教育美的根源在于教育主体通过具体可感的形式把掌握真与实现善的本质力量表现出来

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马克思的这段话从根本上指出了人类生产实践的本质特征,指出了生产实践与美的创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我们理解教育美的本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所说的第一个“尺度”,即“任何物种的尺度”,就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亦即事物的“真”。教育中的各种客观事物也同样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它们都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体现了事物的“真”。教育实践主体在实践中,只有遵循这些客观规律,才能进行充分自由的创造, 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马克思所说的第二个“尺度”,即“内在尺度”, 是指人的尺度,即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目的。人的生产实践总具有一定的

目的,总是为了使对象产生对自身有利、有益的变化,这就是广泛意义上的“善”。教育也同样存在着目的性,这种目的即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日益健全、完善的人材,这也即是教育中的“善”。教育实践主体,必须准确地把握这种“善”、这种目的性,并千方百计地使其体现在实践的结果之中。

所以,教育实践主体一方面要认识和遵循教育中的客观规律(真);另一方面,要把握和实现主体的目的性(善)。这种真与善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掌握了的真与实现了的善的统一,就是美的最基本的内容。换句话说,如果人们在教育中能把自己掌握真与实现善的本质力量,通过具体而可感的形象显示出来,那么就会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就会产生教育美。

通过什么才能获得教育中真与善的统一,才能使掌握真与实现善的人的本质力量感性地显现出来呢?依靠教育主体在观念上的遐想和内心的体验显然是不行的。唯一的途径只能是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作为一种中介结构以一定的形式把教育中的客观规律纳入教育目的的轨道,这形式迫使因果联系的必然性仅仅发挥合目的性的效应而排除其造祸的可能。例如,设计合理、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形式就使得青少年身体和心理能量迅速发展的规律仅仅发挥着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效应而排除其造成越轨活动的可能性。这种良好的形式,使教育规律服从教育目的,使任何物种的尺度服从人类内在固有的尺度,这形式就是教育美。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宏观上和总体上看,教育实践中的立美或者说教育美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着一个历史的渐进过程。这因为,一方面教育实践中主体对教育的各种客观规律,经历了一个从没有认识到有所认识,从不正确的认识到较正确的认识,从肤浅的认识到深刻认识的过程;另一方面,要找到把教育规律纳入教育目的轨道的一定的中介结构形式,需要长期的探索。这样一来,教育美在现实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就会存在程度和水平的差异。但不论如何,教育美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教育实践。教育美是教育实践中主体通过自身的活动,把人类掌握真和实现善的进行自由创造的本质力量感性显现出来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教育实践的深化,教育美必将扩大自己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