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中的言语艺术一、教师言语的性质与特点

言语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以表达自己思想或意见的过程。例如,教师的讲授、报告、谈话、写作等等,都是不同方式的言语活动。言语与语言具有很显著的区别。语言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以语音或字型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本身并无所谓美与不美,语言只有在人们的具体运用中才显示出美的特征。言语和语言虽然有区别,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言语活动必须以一定的语言为工具,个人言语活动的效能及言语艺术,有赖于他对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的掌握;另一方面,任何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用。区分言语和语言这两个概念对教育美学十分重要,教育美学主要是研究教师的言语活动,研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言语艺术,而语言主要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认为,可以把言语按照它的功用和结构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外部的言语是用以进行实际交际的言语,内部言语是人在进行思维时所伴随的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外部言语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而教师所使用的言语,大都是口头言语,所以研究教师的言语艺术主要就是研究教师的口头言语艺术。

所谓口头言语,就是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言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口头言语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会话的言语,即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在一起交谈时所进行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是一种具有积极支持者的言语,参加会谈的人都以对方的质疑、反驳、回答、补充为刺激。这种言语在语法结构和逻辑系统方面都不够完善和严谨,有很多意思通过彼此的心领神会便可知晓,不需要在言语中表达出来。另一种是独白言语,是由一个人比较长时间单独地发言,而其他的人则作为他的听众的那种言语,报告、讲演、讲课都属于这种类型。与会话言语相比,独白言语是一种缺乏支持性的言语。因为他把别人都当成自己的听众,而支持自己言语的刺激物只有自己说话的主题和自己透露的词句。再加上说者与听者很可能由于知识、经验、情景的不同,而造成对主题和语意的误解,所以,独白言语相对来说更复杂,要求也更高。

我们可以把教师的口头言语分成两个层面:

第一,是口头言语的形式层面。这主要是从口头言语的物质外壳声音来说的。口头言语要想影响和作用于人,首先必须以声音为凭借。声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教师在运用声音时所表现出来的“重读”、“声调”、“停顿”、“节奏”等特征,是教师思想感情的充分展示,也是教师言语艺术的主要内容。

第二,是口头言语的内容层面。教师的口头言语是教师传授知识、展示

教育内容、完成教育任务的手段。因此,教师的口头言语必须要把其中所包含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展开的、符合语法规则的逻辑结构,并使这种逻辑结构具有准确性、系统性和论证性。只有这样,教师口头言语所表现的教育内容才能与学生的认识结构相契合,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和掌握。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注意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善于选择最适合的语言手段,即词、词组、句法结构,以能最确切地表达他所要阐示的教育内容以及自己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振。其次,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准备过程中对那些不明确、不合语法规则的地方进行反复思考而明白、确定起来, 以免信口开河,无的放矢。再次,教师还要在理解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的结构进行科学的合逻辑的设计和艺术化的布局。这是因为教师的口头言语本身受着教师的思维的制约。如果一个教师对教育内容理解不清,线索混乱,又如何能在表达中显示出生动和严谨呢?对这一点,我们主要将在教育内容的编排艺术中加以阐述。

教师口头言语的这两个层面,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没有良好的声音表现力,该强调的地方不强调,该停顿的地方不停顿,没有节奏,没有声调变化,再好的内容也很难为学生所接受; 没有科学的合逻辑的经过艺术化处理的内容,再好的声音表现力也没有教育的价值。所以,教师要注意把这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自己的口头言语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并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