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师美的功能特性

教师美的性质决定了教师美必然会产生独有的功能效应。其具体表现, 又是由教育活动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教育活动是在师生双方的交往过程中进行的,是以信息作为其沟通媒介的。仅从教师一方来看,其发出的信息能否收到预期的效应,无外乎决定于如下三方面:一是对信息发出者教师自身的要求;二是对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要求;三是对信息接受者学生的要求。当然, 我们在对教师美的功能特性进行下述分析时,这种划分便只能是相对的了。

  1. 信息加强效应

正如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趋美避丑一样,教师美也就是为加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学生的必然选择对象,并使学生乐于注意和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因此,教师作为信息发出者,不能只要求自己发出的信息清晰、规范,还必须考虑是否能给接受者产生美感,使其产生必然选择、乐于接受,甚至升华。人与人的对话,毕竟不是人与机器的对话。机器接受信息时,只对信息的清晰和规范提出要求,并不对信息发出者的外在风格和内部素质提出要求,而学生却不止如此。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既决定于外在信息的正确、重要,又决定于自我内部的需要、兴趣诸因素。因此,教师欲加强信息效应,必须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

有人认为,教学的形式就是信息传递。所以教学的优化原则或目标便应当是在保证所传输的信息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使用最小量的信息,亦即:教学的优化程度=所用的信息量/所传输的信息内容的价值。P 值越小,说明教学时优化得越好。那么要实现教学优化,便有两条途径:一是尽量选取信息量较小的表达方式表达同一信息内容(即设法缩小 P 分子);二是在所用的信息量不变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信息内容价值较大的信息来传输(即设法增大 P 分母)。从教育美学的角度看,我们认为这第一条途径便是要求教师发出的信息言简意骇,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使学生接受信息时尽量“省力。”而要实现第二条途径,就是要求教师在发出信息时,还得考虑信息接受者学生。因为,所谓价值乃是事物对人的意义,那么教师要确认信息内容价值的大小,便不能只顾虑这信息与社会的意义或与教师自身的意义,更需明了它与学生的意义。

从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知觉规律中我们知道,人们对“好图形”之所以容易接受,从外部刺激物而言,是因为这图形符合美的规律;从人们内部寻找原因,是因为人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相应的固着点,能对外部刺激进行心理的组织,使二者发生联系。因此,教师在依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内在美方面)使其信息尽力符合美的规律的同时,还得了解信息接受者学生,且不只限于弄清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能否调动其以往的知识经验来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更进一步,还应该弄清学生的情感状态,是否乐于接受。我们以为,能注意或考虑“能够接受否”已是相当不容易了,但要能同时顾及“乐于接受否”才是最高境界。而这后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由教师行为风格(外在美方面)所发出的信息能否使学生认同并由此建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所以,强调教师美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学生能认同教师的行为风格;其最终目的就是在此基础上达成师生间的心意沟通,使学生能对教师发出的符合美的规律的信息心领神会,从而达至信息的最优效应。

  1. 组织优化效应

以科学的原理和美的规律来实施知识的传授,是教师组织能力的表现。要以合理的组织保证信息的有效传输,必须善于排除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干扰。就教师而言,把握无意注意发生的规律,排除外部无关刺激的干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排除学生内部的心理干扰,是达至教学组织优化的两个基本方面。

无意注意是一种无目的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教学组织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无意注意发生的规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力排除无关刺激物的刺激,消除学生的分心。这就要求教师得注意组织好各种有关刺激, 以充分发挥传输信息的效应,如有意采用有强度和速度变化的、抑扬顿挫、急缓相宜的语言;新颖莫测、令人好奇的新课导入方法;规范工整、一目了然的板书;适当的、帮助语言表达的身姿手势;灵活的、随情形而变的教育机智等,才可能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以保证信息的传递,使无关刺激降低到最低限度。可见,教学的组织问题,既是科学的问题,也是艺术的问题,这要求教师既得有相应的认识和知识准备,也得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职业训练。

教学组织的优化决不只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如何教”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同时更应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是教学组织优化的最终目的。巴斑斯基说:“学习负担最优化,指学生能深入地、牢固地掌握他们可能掌握的最大限度(指分量和深度)的教材, 而不会超过科学规定的课内学习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因此在规定的休息时间内,完全能够恢复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们以为,若提教学组织最优化,便应该在考虑学生生理和认知承受力的基础上,再强调指出情感上乐于承受的喜悦心情。孔子历来主张礼乐并重,但又把乐置于上位,认为乐是人格得以完成的最高境界,故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他注重的是乐的深层。《论语》中的乐与乐(音:洛)二字经常出现。“成于乐”的乐指的是音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指的是快乐。但在一定意义上, 乐也是乐(音:洛)因为“乐是养成乐(音:洛),或助成乐(音:洛)的手段”。

要让学生“成于乐”,除了宏观上应对教师美提出科学的要求外,具体

说来,教师还得认识把学生已形成的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的重要性。因为有意注意是凭借明确的目的,间接的兴趣和意志的努力来维持的,学生虽可能依此获得系统的知识,但与“乐”却可能有所相悖。若能在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兴趣中再融入对学习内容和活动本身的兴趣,便形成了一种有明确目的但无需更多意志努力的注意,学习亦便成了学生自觉的、愉快的事情。这一教学组织的优化是离不开教师美之本身的。

  1. 行为模仿效应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出的信息实际可分为两类:一是客观信息即知识, 知识的真伪是可以由实践检验的,其内容正确与否具有唯一性;另一类是主观信息,如教师的情感、观念、信念等,这是与个人有关的、非唯一性的意识。当然,这种分类是相对的,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两种信息经常是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如前所述,要加强知识信息的效应,不能只是注意知识的正确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还需注意学生的乐于接受性。这就自然牵涉到第二类信息,教师的主观信息必然会对教学优化的好坏(即 P 值的大小)产生直接的、重要的作用。

当教师能同时注重这两方面信息的时候,不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审美对象,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仿对象,学生将自觉或不自觉地向教师学习。据说某国一贵妇人将在电视屏幕上露面,但因足疾,只得穿不喜爱的平跟鞋。此消息被一制鞋商得知,马上赶制了一批平跟鞋。待电视观众看到贵妇人的新装扮时,便纷纷去买平跟鞋,而在流行高跟鞋的当时,要买平跟鞋便独有此家,制鞋商由此大发。这便是“楚王好细腰、城中不容尺。” 社会心理学家称此类现象为模仿的“向上性”原则。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 既处于成人地位,又处于为师地位,特别是对年龄较小的学生而言,教师几乎是圣人的同义词,故自然是学生极力模仿的对象。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这一社会赋予的权力威信,进而发挥出美的自然威信,给学生做出表率。小到平常衣着、行为举止,大到知识、能力、思想、为人,都应检点、讲究。这一切,作为教师而言应该是有意的,但对学生的作用却是潜移默化的。